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共同守卫我们家园的安宁

2014年07月14日 13:39 来源:浙江日报 参与互动(0)

  一周前,承载着杭州人美好记忆、展示着杭州城美丽风光的7路公交车被一名暴徒点燃,30余名无辜乘客受伤,至今有人未脱离生命危险。惨案发生的一刻,过路群众、商场保安、私家车主、的士司机、白衣天使……无分男女,一拥而上,奋勇救人,监控拍下的场面令人备感温暖。

  然而,抚平创痛、告慰伤者最有力的方式,是防止悲剧重演,降低灾难损害,共同守住我们家园的安宁。我们该如何防范此类危害公共安全的疯狂犯罪?

  与一般有着特定侵害对象的犯罪不同,像杭州“7·5公交车放火案”此类犯罪行为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群的公共安全。而且,越是人群拥挤、空间密闭的公共场所,越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作案目标,以将侵害后果最大化,满足其穷凶极恶的犯罪欲望。正因其侵害对象的不确定性,后果又往往极其严重,防范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就不能仅依靠专职部门,更应着眼于建立全民参与的防范体系。

  建立全民参与的防范体系,首先要加强全民的防范意识。在杭州“7·5公交车放火案”中,犯罪嫌疑人包某上车后,就有人闻到刺激性气体异味。而后包某取下双肩包、向地面倾倒香蕉水,又在众目睽睽之下。假如闻到异味的乘客第一时间向司机示警;假如包某点燃打火机前的异常行为能被人警觉,甚至果断出手夺下打火机、抱住嫌疑人、发出停车令,那么可能完全是另一个结果。然而,这一切绝非易事。异常行为的发现、可燃物的感官识别、发出警讯的手段方式等等,都需要长期教育、灌输、培养。这就需要建立面向全民、融入日常的防范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教育培训体系。

  建立全民参与的防范体系,还要提高全民的防范技能。此类犯罪行为往往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猝不及防的无辜群众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就惨遭毒手,犯罪核心区域的逃生机会非常渺茫。杭州“7·5公交车放火案”中,从包某倾倒可燃物,到掏出打火机点燃,时间仅几秒钟,火势瞬间就封闭了后门逃生通道。目击者描述的一个细节令人异常痛心,“每一扇车窗后都有人拍打呼救”,逃生者与施救者,或者缺乏破窗工具,或者不得破窗要领,导致未能将伤害降到更低,这多么令人遗憾痛楚!当各类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发生时,如何正确救助、顺利逃生,这生存的一课,必须及时补上。

  建立全民参与的防范体系,最根本的是需要构筑起全民的强大精神防线。一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见义勇为、打击犯罪提供强有力的道德支撑。二要形成浓厚舆论氛围,凝聚共识、人人喊打,形成对危害公共犯罪的强大精神威慑。公共场所是我们的共同家园,防范公共安全犯罪,守住这份安宁祥和,就是捍卫身在其中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幸福生活,让我们行动起来!

【编辑:刘艳】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