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玉米贸易流通陷入困境:粮商亏本 粮食发霉(组图)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7月14日 22:32 来源:央视《经济半小时》 参与互动(0)
崔志永那里空荡荡的粮场
崔志永那里空荡荡的粮场

  【重磅】粮商亏本、粮食发霉 玉米贸易怪圈如何打破?

  玉米运输补贴政策出台,为的是保农民利益,激励北粮南运,一项好政策,实施的结果却出人意料:【东北玉米大丰收,为何东北粮食贸易商却手中无粮?北粮南调,为何深圳港口粮食滞留港上?深圳大量玉米堆积,为何饲料企业却发愁买不到玉米?玉米贸易的怪圈究竟如何打破?】

  玉米运输补贴,本意为民,却几家欢乐几家愁

  玉米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可以说它的市场波动牵动着数亿农民的心。由于连续丰收和需求减少,玉米开始供大于求. 为保证农民利益,国家出台了玉米最低保护价,同时还出台了运输补贴,来保障南方饲料厂的利益,补贴是好事儿,可围绕补贴也生出了很多故事。东北的玉米大多通过锦州港运往广东,从而形成了一条“北粮南运”的黄金水路,今年就在这条黄金水路上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辽宁锦州,由于靠近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的东北大平原,这里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玉米内贸港口,每天都有货船从这里起航把玉米开往南方。港口上正在装船,其中有一仓是老周的货,即将从锦州港起航运深圳的蛇口港。

  做了十几年的玉米贸易,老周在这条“北粮南运”的黄金水道上稳扎稳打,从未失手,但是却在去年年底做了一笔让他心惊肉跳的生意。

  锦州天利粮贸有限公司经理周文金:我赶了一仓粮,大概在9000吨,按当时的价格我们应该是保本甚至多少能赚一些。

  可让老周万万没想到的是,这笔本该稳赚的生意,却让他赔了大钱。

  周文金:对,一单生意就赔了90万。

  老周赔钱不是因为看错了行情,而是因为突然新发布的玉米运输补贴政策。他那船货从锦州运到深圳,路上要走五天,货在路上的时候,财政部公布了一项针对玉米的运输补贴政策,从2013年11月30到2014年6月30号,为鼓励销售区企业到产区采购新粮,缓解主产区收购压力,对符合条件的关内企业到东北产区采购玉米,国家将按140元/吨的标准给予费用补贴。由于这次补贴的对象,只包括各省的骨干粮食企业,以及中粮、中纺和中储粮等中央企业集团,像老周这样的中小贸易商,并不享受这项补贴。

  锦州天利粮贸有限公司经理周文金:国家补贴政策一下来,明显,很明显的走向,市场粮价顿时就下来了。

  老周这船玉米本来准备卖2400多块钱一吨,可运输补贴的政策已出来,深圳市场上玉米的价格就开始下跌,老周有点坐不住了。

  锦州天利粮贸有限公司经理周文金:一吨要赔一百块钱,因为他们是后边,具体时间记不清,要正常在南方卖到2400的时候,国家补贴到140,那么他们就可以卖到2200多到2300,2300就卖了,那我们到那儿,本钱就2400多,卖到2300,跟他们后面的价格一样卖,这样的话就赔了一百多块钱一吨。

  一吨玉米赔100元,9000吨就要赔90万。原来,生意一直做得顺风顺水的老周,忽然觉得生意不好做了,而且一切都来得那么突然。

  做玉米生意,一定要看两个价格:北方价格和南方价格,北方价格指的就是锦州港的玉米价格。这里被视为玉米市场的晴雨表。早上六点,锦州港附近的长江街上,总能看到这样的大货车,车上装的都是玉米,他们正等待收检测员给玉米体检,这些抽样的玉米将通过这条传输管抵达检测室,含水量、霉变指标都符合要求,贸易商才会收下他们拉过来的玉米。

  这位货车师傅从通辽来,拉了70多吨玉米。他感觉今年活儿不好干,去年,一吨运费还100元,今年一吨只有60元。现在一趟活下来,能把油钱挣回来就不错了。

  《经济半小时》记者:去年一百元一吨的话,能挣多少钱?

  货车师傅:一百元钱的运费,能挣个一两千元钱

  《经济半小时》记者:一车?

  货车师傅:对

  《经济半小时》记者:今年呢?

  货车师傅:今年就不行了,就不挣钱了。就等于白给人家拉了。真不挣钱。

  车少了,就意味着玉米少了,这是玉米贸易商崔志永最不愿看到的场景。

  崔志永从2001年就开始做玉米贸易,他觉得今年是十三年来,生意最难做的一年。

  《经济半小时》记者:你今年库里存了有多少粮?

  锦州市永丰隆粮食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崔志永:现在2万多吨吧

  《经济半小时》记者:比去年呢?

  崔志永:比去年少,没存满呢,没有粮了。就存这么多,就完事了,

  《经济半小时》记者:要是存满应该是什么样啊?

  崔志永的贸易公司有70多名员工,因为收不上玉米,他正打算让员工们轮着放假。

  《经济半小时》记者:往年这个时候不可能放假?

  往年最淡季也就是九月份一个月,九月份收不到粮,其他月份都能正常收购。

  《经济半小时》记者:今年淡季提前了?

  崔志永:对,提前了。现在没有粮啊。老百姓手里也没有粮,贸易商手里也没有粮。

  原来玉米满仓,现在只留下空荡荡的库存。玉米都去了哪儿呢?

【编辑:邓永胜】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