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货币政策不需过度刺激

2014年07月18日 13:55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2014年上半年的金融数据已经公布,从总体来看,当前国内金融市场形势已有所好转,基本上走出了2013年以来的困境。无论是整体社会融资增长,还是利率水平及国内影子银行的风险防范等方面,都比2013年有所改善。如果没有突发性事件,其趋势将进一步向好,金融体系的风险将有所降低。

  首先,今年上半年,央行通过对人民币汇率的主动贬值,不仅击退了大量涌入国内的套利热钱,也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其次,今年上半年,无论是社会融资总规模的增长还是银行信贷规模的增长,都没有收缩,而且与同期相比,还创了历史新高。比如,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多增了4146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6590亿元,信托贷款同比少增7764亿元。也就是说,银行信贷在社会融资中的比重呈下降的趋势没有改变,但有所放缓,而通过对影子银行的治理及汇率改革,银行系统的风险在逐渐降低。

  银行信贷结构调整也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上半年非金融企业的信贷增长远快于住户的信贷增长,而非金融企业的信贷增长重点又在中长期信贷增长上。

  早几年,特别是住房市场价格快速飙升的那几年,住户的信贷增长往往快于非金融企业的信贷增长,而且增长重点在中长期贷款上。这说明早几年快速增长的银行信贷很大部分通过住户及企业流入房地产市场。

  而面对今年住房市场的周期性调整,一些投资者退出,企业也不敢通过短期信贷进入住房市场,银行对住房信贷风险认识有所改变,整个国内信贷结构也在这过程中逐渐调整。

  第三,尽管今年上半年互联网金融爆炸式的增长,使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全面提升,但在央行的货币政策主导下,金融市场的价格水平逐渐恢复正常。这说明2013年金融市场的期限错配、结构错配,大量资金在金融体系内过度循环的行为正在改进。

  从当前来看,无论是社会融资增长还是信贷增长都处于适度宽松的状况下,货币政策不需要采用过度刺激的方式。不过,中国金融体系面临的潜在风险并没有完全解除,最大问题仍然是房地产周期性调整有多深。(易宪容)

【编辑:刘彦领】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