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提醒:非医疗机构打针或致美容成毁容

2014年08月18日 09:24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医学专家提醒 非医疗机构打针或致美容成毁容

  打支针就可除皱、隆鼻、垫下巴……“微整形”近年可谓炙手可热。最近,广州珠江新城兴起“午餐美容”风,美容机构推出注射项目,称注射后下午即可上班,甚至提供上门服务,让白领在办公室就可享用“午餐美容”。被服务的“白骨精”们可曾想过,自己正在光顾“非法”或“非分”行医?

  8月16~24日,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主办《皮肤美容专项技术学习班》在广东省皮肤病医院开班,专家直言:“打黑针”,已导致很多人打瞎了眼!在微整形泛滥成风的情况下,不少爱美女士趋之若鹜的打针美容其实存在不小风险!

  广东省皮肤病医院激光整形美肤中心首席专家周展超说,这两年,常常在临床碰到“打针”“微整形”出事的病例。

  有一名白领在某美容会所,使用号称“从香港进口的”填充剂,垫额头和隆太阳穴,结果导致一只眼睛瞎了;一名总监级的女士,到一家美容馆打肉毒素祛皱,结果不但眼周皮肤坏死,右眼还几近失明;做妹妹的看到同事打玻尿酸效果很好,于是从美容店里买了几支回家,给姐姐打针隆鼻,结果不仅打成硬块,而且眼鼻周围血管坏死、闭塞。

  别以为这些都只是个别案例。广东省皮肤病医院院长杨斌介绍,据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今年最新统计数据,目前全国有超过1万家美容机构,从业人员保守超过10万人,年产值达100亿元以上。

  “超过一半的美容项目,是在会所等美容机构而非医疗机构做的。”周展超补充说,最著名的“打黑针”事件发生在北京,卫生部门调查发现,仅北京国贸中心周边,就有超过1500家美容场所,会所瞄准爱美的上班族女性;广东可谓全国医疗美容的“发源地”,广州CBD珠江新城就悄然兴起“午餐美容”,几乎每家高级美容会所都有“注射玻尿酸造翘下巴”、“注射胶原蛋白丰苹果肌”、“注射除皱祛法令纹”等项目。

  周展超说,注射美容看似简单,但“打黑针”却风险巨大,呼吁爱美女士别再帮衬非医疗机构的服务。

  专家呼吁:“整形美容”回归“医疗美容”

  医疗美容行业年产值达100亿元,但是乱象丛生,当中最大问题是“非法行医”与“非分行医”。广东省整形美容协会会长张志光认为,使“整形美容”回归“医疗美容”本质,至关重要。

  张志光说,医疗美容=美容外科+美容皮肤科+美容牙科+美容中医科,但如今很多人一说起美容就只想到整形,比如注射、微创整形等。甚至在医疗行业内部,都有外科医生在做收下颊手术,其实这是“非分行医”,外科做了颊面外科、口腔科的活儿,“很多脸颊畸形是由于咬合问题导致的”。

  很多专家坦言,不规范用语“整形美容”或“美容整形”的滥用,正是导致老百姓对“医疗美容”认知混乱的根本原因;众多只可做生活美容的机构,利用了这种认知混乱,“非法行医”做起了医疗美容生意。

  据悉,包括广东医疗美容专家在内,全国各地正准备继去年第一次启动申请后,再一次申请“整形美容”回归“医疗美容”,“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更名回归至官方权威的“中国医疗美容协会”,期望由此扳正全社会认知。

  “打黑针”存三大风险

  一半人在非医疗机构的美容院、会所做注射美容等项目,她们将面临哪些风险?

  一、技术风险

  打针美容(即注射美容),注射玻尿酸隆鼻,技术要求贴着骨膜,否则可能结节、成硬块;要掌握皮肤张力,否则影响鼻子的血液供应,导致注射部位皮肤、组织的坏死。这些,非医疗美容专业技术人员,如何能精准做到?

  周展超表示,首先是技术问题。医疗美容与生活美容不同,需要专业的皮肤科、外科、牙科、口腔科、中医科知识,比如做激光美容,不是挂个所谓“激光美容医师”就行,而是要获得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做3年以上皮肤病专业临床工作,并且经过医疗美容专业培训合格,才有资格拿起激光笔。

  “实际上呢?广州某知名美容机构,号称200人专业队伍,实质上有医学背景的才几个人,”专家称,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容不成反毁容”就不足为奇了。

  二、材料风险

  医生切开一看,填充的所谓“蛋白营养剂”,竟然是早被淘汰的硅油或石蜡油,甚至“奥美定”“借尸还魂”成玻尿酸!

  第二大风险是材料来路不明或不过关。周展超接诊过很多患者,她们在美容院、高级美容会所接受注射隆胸、隆鼻等,两三个月甚至半年后,“打针”处还在红肿、疼痛、发硬。

  专家特别指出,在非医疗机构做注射美容,要尤其重视材料,认清生产商、产品标号,可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进行数据查询,看是否合法。此外,千万别被所谓的“营养剂”、“人胎素”、“干细胞”等美容产品蒙了眼。

  三、非法行医风险

  “打黑针”第三大风险在于机构违规。医疗美容并不是开个美容院就能做,必须在医疗卫生部门登记注册,否则没出事还好,出了事,就属光顾非法行医,索赔无门。更不要说那些“送服务上门”的“办公室午餐美容”,可能连个固定经营场所都不存在。文/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曾卫华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