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老人举牌“照顾年轻人” 媒体:文明是相互体谅

2014年09月23日 11:27 来源:长江日报 参与互动(0)

  近日,江岸百步亭社区12位老人,在公交站旁举着“照顾年轻人”、“错高峰”的标语牌,呼吁年长市民尽量错峰出行,让忙于工作的年轻人先乘车。

  “我想请老人们把年轻人当成自家孩子一样照顾”,简单的一句话,所有为人父母的想必都能会意。年轻人听到,父母对自己疼爱有加的点滴画面,立刻浮现在眼前,暖意顿生。一句话系两端心,老人们的那份真心实意,让人感触。

  做父母的不可能跟子女抢座位,不管自己多累,恐怕也会习惯性地把座位留给子女,这是“天下父母心”。儿女们平时上班的辛苦与劳累,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年轻人着想,把所有年轻人当自家孩子照顾,自家孩子自然也会得到他人照顾。在个人层面,是在传递一份大爱;在社会层面,是在为化解冲突矛盾贡献微薄之力。

  换个角度,年轻人把老年人当自己父母一般善待的心理,为他们的身体感到担忧,希望他们免于一切劳顿,让座给他们就成了一件不需要考虑的事情,更不会因“让座”而引发冲突。老人们的小小举动,践行的是相互体谅,这个容易被我们感知与理解,但在有矛盾冲突发生时,往往容易抛在脑后的一点。

  每个人都有生活在处处是理解与谦让的社会当中的意愿,也常常听到人们对各种不文明、不道德行为的不满和指责。但当我们处在被评价的位置时,能否谨记相互体谅背后的宽容、理解,并身体力行到位,可能还需要我们多多回想老人们的简单话语。

  长久以来,引起广泛关注的“广场舞大妈”就是很好的例子。最开始,人们感觉不堪其扰和无法理解,进而百般嘲讽,甚至颇多指责。逞一时口舌之快,似乎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当然,更没去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广场舞大妈”。她们的无奈,城市公共空间不足,没有精神寄托,儿女顾不上等等一系列问题,把她们“逼”进了一个被动的境地,可能连社会形象也一同矮化。当一些“大妈”戴上了耳机,主动降噪时,既让人感觉到体谅,也体会到舆论之于她们的压力。

  让座,是一种体谅,相互考虑,本应是自觉的提倡,但很多时候被当成了权利、义务,当成了道德强制的口号,带来的并不是文明,而是另一种野蛮。

  本报评论员 许魏巍

【编辑:高辰】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