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外交官讲述自己的天安门记忆:6岁时第一次合影

2014年09月26日 11:46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1967年,年仅6岁的莫凡

1977年在天安门留影 ▲

如今的莫凡,已是大学教授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5周年,15年前的1999年,来自四面八方的读者曾给北京青年报提供过与天安门的合影,讲述自己的天安门记忆,来纪念祖国50周年生日。这些照片有的已发表在报纸上,有的被当作珍贵资料保存。

  15年过去了,国庆65周年将至,北青报多路记者试着去寻找当年天安门的留影者,希望再次走进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与天安门和祖国的故事。通过图片和文字讲述他们与天安门的记忆交集,作为“我的天安门记忆”第二季呈现给读者。

  15年时间,十几岁的少年已到了而立之年,成为各自岗位的中坚;而当年的中年人则退休安度晚年。15年来,中国经历了迅猛快速的发展,人们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领域见证着社会巨变。“他们”也许就是你身边的小人物,但他们有着各自的“大故事”,从中可以看到时代变迁的历史脚印。

  1999年国庆50周年之际,徐慧远女士曾给本报发来一张1967年孩子莫凡六岁时在天安门前的照片,并且在文章中说,当时孩子来北京最想去的地方就是天安门,现在他已经在中国驻德大使馆工作,这张照片就被命名为“外交官的童年”。而北青报记者近日追访获悉,照片中的这个孩子,从1979年参加高考,从一个一线设计人员,到引进外资的评审人员,再到外交官、研究人员、大学教授,他的身份经过多次转变,随着时代的变化,他的工作内容也各不相同。

  老照片故事

  外交官的童年记忆

  1999年国庆50周年时,莫凡的母亲徐慧远女士发来了他1967年6岁时在天安门前的留影,黑白照片上的莫凡,穿着厚厚的棉衣棉裤,戴着毛线帽子,笑得格外开心,仰拍的角度让这个站在天安门前的6岁孩子也显得高大起来。

  近日,当听北青报记者说,15年前母亲曾经把自己童年时在天安门前的留影投稿给了北青报,莫凡感到很惊讶。对53岁的他来说,6岁时第一次来北京看天安门的记忆,现在已经很模糊,但对为什么来天安门,莫凡还是有深刻的印象。“我还是记得小学第一课是毛主席万岁,后面就有首都、天安门,我们东北人对首都还是特别向往的”,莫凡说。

  今年已经78岁的莫凡母亲徐慧远女士说,她记得当时是冬天,那天风特别大,他们一家从牡丹江市赴上海探亲,途经北京,看望在北京的孩子叔叔。“我那孩子当时就特别想去天安门,成天唱‘我爱北京天安门’,于是我们就带着他和妹妹来到了天安门,有了那张照片”,徐女士说。她在投稿中写道:那天天很冷、风很大,但想到从边陲小城来到祖国心脏真不易啊!内心感到万分激动,给孩子留下这张有历史意义的照片。

  徐女士15年前投稿那会儿,与老伴莫老先生刚刚退休来到北京,这些年一直订阅北京青年报。她还记得投稿时把轮渡写成了“输船”。在投稿中,徐女士写道,每次看以(到)这张照片,就想起那次探亲,那是火车过长江时,南京没有大桥,要把火车分几次放在输船(轮渡)上摆渡过去。徐女士还记得1999年投稿中说过:弹指一挥间,三十二年过去了,我们祖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儿子已成长为一名外交官。所以这张莫凡6岁与天安门的合影便得名“外交官的童年”。

  人生经历

  三十年经历五次身份转换

  30年前来京工作 亲历从计划到市场的变革

  十年“文革”让莫凡这一代人从小没怎么好好儿学习,与多数人一样,上了高中后莫凡开始奋发努力。恢复全国高考后,1979年,莫凡考入同济大学,主修建筑材料。当年在黑龙江,本科录取率是1%,同济大学在黑龙江录取10人,一半都是材料专业,“这应当与当时国家的建设需要有关”,莫凡说。

  在同济大学毕业后,1984年莫凡被分配到西直门附近的中国建材设计院工作。当时正逢国庆35周年,学生在天安门广场打出“小平您好”的标语,整个北京、整个国家都站在改革的浪潮上准备出发,莫凡这一批大学毕业生也沉浸在北京的政治气氛中,感到特别的兴奋。他说:“我们那一代人大学生很少,大家都很有抱负,我们觉得碰到了好时候,想在北京大干一场。”

  莫凡之后的经历确实印证了他当时的想法,就是“大干一场”。3年后,他被调往当时的国家计划委员会,也就是今天国家发改委的前身,主管全国建材项目审批工作,“在那里工作的11年,由于机遇好又遇上了好的领导,几年一个台阶,确实成长了很多”。

  莫凡工作期间,经历了整个国家由计划走向市场的大变革。莫凡说,当时改革开放开始引进外资,他的工作就又变成了对外国的项目进行评审,考察其对中国技术、国民经济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我对国外的市场经济的利弊、企业的运作,有了很多的了解”。

  留学德国:与台湾学生辩论激发爱国热情

  1993年,莫凡获得公派出国的机会,第一次赴德国,学习建筑物理。由于同济大学是由德国医生创立,一半的学生都会学习德语,莫凡也不例外,这让他在德国的学习轻松了许多。人出国在外,总是更容易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爱国情怀。

  莫凡等大陆学生当时经常与台湾学生辩论,大体论题就是台湾好还是大陆好,双方争执不休。他引用当时访学的一位老师的话说,“在大陆,知识分子是最温和的,我们都不同意台湾独立,更别说其他中国人了”,莫凡感觉这句话说得柔中带刚,是对台湾学生有力的回击。

  1998年,中国驻德使馆在全国选拔负责经济的外交官,莫凡凭借德语优势和在国家计委时对经济的学习,获得了全国唯一的名额,开始了他为期四年的外交官生涯,主要对德国的宏观经济进行研究。所以1999年,母亲徐慧远寄来北青报的那张照片便被命名为“外交官的童年”。

  从外交官到大学教授

  2002年,莫凡从德国归来后,正赶上中国要与德国合作,上马磁悬浮列车。他便被调到上海负责磁悬浮项目,引进德国的技术,开展经济合作,后来又领导磁悬浮列车的配套研发工作,对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在此期间,他还完成了在职研究生和在职博士的学习。

  直到2012年,莫凡的研发中心被并入同济大学,于是他便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大学教授。

  另一方面,他也有了一个新的想法。曾经在德国的学习与工作让莫凡积累了人脉,他与德国著名“轻量化和复合材料应用”专家合作,开办了一个公司。据莫凡介绍,“轻量化”实际就是减轻重量,可以运用到各个行业领域中,比如飞机,减轻了重量,便可以减少燃料运用,提高效率,从而有助于节能环保。

  莫凡说,现在这项技术在欧洲已经得到普遍应用,但在国内,这项技术仍与实际应用有差距。现在的莫凡,一边在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书育人,一边致力于新材料、新技术的引进和研究,为未来节能环保的新时代开辟着道路。

  对话

  在天安门和女儿拍照感觉最棒

  北青报:您第一次有强烈的愿望想要来北京是什么时候?

  莫凡:虽然之前6岁时来过北京,但第一次有强烈的意愿想来北京,还是在上高中时。1978年第一次恢复高考,我们在火车站送别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上学的同学,觉得特别羡慕,当时觉得,只要能来北京,哪怕去郊区也愿意。

  北青报:小时候和高中时来北京,有没有感觉印象特别深的地方?

  莫凡:没太多印象了,我能想象到的就是毕竟北京是首都,肯定很宽敞。但我对我1984年来工作时的北京印象特别深刻,我工作的地方在西直门,那个楼还有,但西直门早就变了样子。当年还没有西直门立交桥,哪里像今天一样,西直门立交桥那么复杂。北京地铁只有一二号线,逛街就是去新街口、西单百货商场,什么大悦城都是后来很久的事情了。

  北青报:在天安门,您有没有什么特别难忘的事儿?

  莫凡:升国旗,原来天安门没有升国旗仪式的,后来有了以后,我去参加过几次,第一次是什么时候记不起来了,但我记得国歌响起来的时候,特别感动,我当时都流泪了。后来我上海的同事来北京,问他们想去哪里,都说要去看升旗仪式。还有就是天安门的国庆花篮也让我印象很深,每年都不一样,我印象深刻的有改革开放主题、民族团结主题、还有建党70周年南湖景色的。最后就是2008年奥运会我和女儿一起在天安门广场上举着国旗拍照,感觉最棒!

  北青报:我们了解到您曾多次出国,您第一次出国是什么时候?多次出国您确实感到国家有很大的变化吧?

  莫凡:1991年,我到日本、泰国、韩国考察,为引进外资项目试行作调研,那是我第一次出国,当时感到很震撼,在日本第一天晚上兴奋得没睡着觉。日本环境、秩序都相当好,整个社会很有规则,确实和我们有很大的差别。我记得在韩国汉城,那时候还不叫首尔,汉江上10多座桥梁,我当时想,黄浦江上也就一两座桥吧。现在,黄浦江上的桥可多了,我们在物质上确实和发达国家的差别缩小了很多,但在精神上,可能差距还不小。

  相关

  一家人奥运情缘 刺绣赠萨马兰奇

  虽然莫凡现在离开北京,但他的弟弟、妹妹和父母仍生活在北京。退休后的父亲莫老先生和母亲徐女士十分时髦,用智能手机、会拍照、发朋友圈。

  2005年,北京奥运会倒计时1000天,吉祥物“福娃”诞生,徐女士自己绣出福娃刺绣作品,想送给萨马兰奇。2006年7月,外交部门帮助徐女士联系,将福娃邮寄给萨马兰奇。2007年1月,徐女士收到萨马兰奇先生的回信,信中写道:感谢您通过高正月先生送给我如此出色的作品。2008年,莫凡先生与女儿一同观看多场奥运比赛。现在的莫老先生和徐女士,用录像机和摄像机记录下生活中短暂的热闹,留待以后漫长的岁月里慢慢回忆、细细观赏。(本版文/见习记者 赵婧姝 供图/莫先生)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