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送科技下乡的专家更“土些再土些”

2014年09月26日 14:08 来源:海南日报 参与互动(0)

  送科技下乡的专家要“土些再土些”,要善于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老百姓说得上话、交得上心;善于根据村民的实际需求“辩证开方”,向农民传授他们最迫切想掌握的农技知识;更要善于重点培养一批土生土长的“土专家”、“田秀才”,并借力他们“以点带面”,为乡村织就一张没有盲点的科技网

  本报近日报道,海南橡胶集团高级农艺师黄学全将割胶培训课堂搬到橡胶林进行,针对村民种植橡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一一解答,并对橡胶种植和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讲解。通过一周的学习,琼中吊罗山乡响土村村民蒋文标终于掌握了割胶技术。他说,胶林课堂就是有用。

  组织科技人员下乡对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户进行技能培训,不仅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生产力,为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提供科技支撑,更是一件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进一步转变农村生产方式的民生大事。也正是在这些深入乡土的“土专家”的努力下,一座座致富桥被搭起、一扇扇致富窗被打开,一个个落后乡村演绎起美丽蝶变,一户户偏远村民受益于科技力量。

  下乡的效果好不好,农民心里有杆秤——不是由下乡人次、培训人数、发放多少科技资料说了算,而要看有多少村民真正掌握了新技能,有多少农户因培训而受益。村民蒋文标“胶林课堂就是有用”的朴实评价,道出了农户对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的褒赞,也道出了他们对“面对面谈科技、手把手教技术”培训模式的期盼。

  呼应百姓期盼,把好事办好办实,需要我们严防为了完成下乡任务走形式,为了完成培训数量走过场,避免个别部门、个别乡镇在科技下乡活动中,“培训课上了,农民也来了,却没听懂、没学会、传不开、用不上”。为此,便需要下乡的专家能“土些再土些”,既“身入基层”又“心入基层”,善于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老百姓说得上话、交得上心;善于根据村民的实际需求“辩证开方”,向农民传授他们最迫切想掌握的农技知识。

  在这一过程中,专家们还要善于重点培养一批土生土长的“土专家”、“田秀才”,对这些乡土拔尖人才“包教包会”,并借力他们“以点带面”,让他们用更加通俗化、大众化、本土化的方式,对乡亲们传帮带,实现小问题找身边的“土专家”、遇难题请下乡的“土专家”,为乡村织就一张没有盲点的科技网。

  也只有下乡的“土专家”善接“地气”,本土的“土专家”善于“接力”,共同活跃在田间地头、农家小院,科技下乡才能真正成为农民的好帮手。(正言)

【编辑:高辰】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