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倒卖个人信息被判刑 给谁敲了警钟

2014年10月16日 14:44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参与互动(0)

  两名通讯公司员工利用工作之便,轻轻松松就能调取公民个人移动话单,并转手将信息倒卖变现获利,虽然这两人及其同伙共8人已受刑罚,但此案中所暴露出的通讯公司在保护客户隐私方面的漏洞不容小觑。(相关报道见昨日本报B03版)

  早在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法治蓝皮书》指出,社会上出现了大量兜售房主信息、股民信息、商务人士信息、车主信息、通讯公司用户信息、患者信息的现象,非法买卖个人信息已成新兴产业,此次案发的通讯公司被5年前的蓝皮书“不幸言中”。

  通讯公司一名员工非法倒卖公民个人移动话单57份,其中包括通话详单80108条、短信18958条,令人感到吃惊。通讯公司工作人员“只需要很少的报酬或是一顿饭”就被搞定,知法犯法、监守自盗尚浑然不觉,毫无法制和底线意识可言,更令人感到可怕。若不是警方在查办其他案件时“顺手”查获,尚不知有多少人的信息被卖掉,不免让人质问:通讯公司难道不知道有这样的漏洞?

  而在我们的生活中,个人信息的滥用其实也是产生黑色交易的一个推手。例如有的商业机构办个积分卡,不仅要提供身份证号码、手机号,居然还要在申请表上填上工作单位、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子女状况等等一系列与积分卡八竿子打不着的信息。要命的是,虽然绝大多数人知道如果滥用自己的信息造成损失可以要求赔偿,但大家却从未拒绝提供信息。

  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通讯公司员工能倒卖信息成功是因为主观有故意且公司的管理有漏洞。而更多时候,很多个人信息是被我们自己在没有主观故意且认为对方管理无漏洞的情况下拱手送出去了。(王果)

【编辑:叶攀】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