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城市公共安全吁求公众秩序观念

2015年01月05日 09:31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新年伊始,几件安全事故让这个冬天多了一分凄冷,也唤起了人们对公共安全事件的再度关注。城市公共管理的议题事关民生,联系民心。城市生活、文化的提升,伴随的是城市安全问题增多,只有打醒精神,才能构筑坚强的防线。

  今日本报社评从不同角度关注公共安全问题,为城市安全发声。

  上海外滩陈毅广场的踩踏事件,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截至1月4日上午,又有4人出院,累计已有24人经诊治后出院,重伤员减少到7人,其中1人病情依然危重。

  悲剧虽然过去,悲伤并未走远,悲怆永留心间。36条年轻生命的离去,留下的不应只是伤痛、伤疤,还应对现实及未来的启示。一位事件经历者在朋友圈中这样忠告朋友,“不要去人多的地方,一旦发生事情,做什么都是苍白无力的。”随着城市人口的密集,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公共活动的增加,公共场所人山人海是一种常态,“不要去人多的地方”的忠告也显得“苍白无力”。

  为什么是上海?上海是我国公共预案最为成熟的城市之一,自2003年“非典”之后,上海逐步建立起一整套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踩踏事件的发生,再次说明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无处不在,且与日俱增,没有谁可以置身其外,我们能够做的只有做足防范措施,尽可能将风险降到最低。迄今为止,点燃外滩陈毅广场的踩踏事件的“火星”还没查明,但就公共安全防范议题而言,这类事件呈现的共性已经足够,个性反而变得不那么重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将公共安全工作做在前头,永远没有错:活动组织方事先对活动进行风险评估,对活动可能涉及的人群规模、场地的安全容量、组织的安全有效性、场内人流流动规律、场内的安全风险点、可能出现的诱发事件、配备的应急能力及装备等等,做一个全面的、充分的、科学的评估。从“最坏的打算”的角度,制定具体详细的、可行的活动组织方案和应急预案,并配备足够的应急力量与装备。

  香港在 1992年12月31日晚也曾发生造成21死、63伤的踩踏事故,而这倒逼出一套大型活动安全防范体系,包括:进行人流量评估、执行必要的限流措施、对公众进行风险告知,并划定责任田让每片区域都有专人维护,还有医疗人员配备及民安队支援等等。纽约时报广场每年元旦也会聚集上百万人,为防止踩踏,纽约警察采取一套很严格的、有效的人群控制措施。可见,有效控制人流是普遍做法,具有参考价值。

  事情的另一面,作为活动的参与者,公民的公共安全意识及公共文明素质对公共安全非同小可。这种意识及素质既表现在安全事件发生时的自我保护、给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更包括规则意识与秩序观念。不少媒体披露了外滩陈毅广场踩踏事件这样的细节,警察一直在维持秩序,要大家不要再挤了,可是几乎没有什么效果,人群还是继续向前。假如,这时大家能够听从警察的指挥,不出现人多势众的“集体无意识”,后来的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可见,在一个公共活动场合,维护警察权威、树立规则意识何其重要。

  随着城市大饼越摊越大,构成挑战的不只是城市基础设施,甚至还包括生活方式、管理模式。对此,城市管理的主客体都要进行必要的调适,以适应这种趋势。共识、共治,是社会和谐的前提与基础,公共安全治理也不例外。练洪洋

【编辑:孙静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