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勿用“素养论”混淆踩踏事故真相

2015年01月06日 11:24 来源:济南日报 参与互动(0)

  2015新年的第一缕晨光,尚未照醒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外滩踩踏事故群死群伤的噩耗,就传遍了大江南北。截至目前,已致36人死亡,49人受伤。

  这几天,除了悲恸的情绪与追责的声音,舆论皆在反思此事故的教训,其中,反思公民“素养”的声音格外引人关注。例如,复旦大学社政学院教授、公共管理专家任远表示,“青年人更应该讲究规则意识,上海青年与现代市民的要求相比,令人失望。人的素质滞后于现代城市公民应有的水准。”而在社交媒体上,这种泛道德化的指责也很不客气,不断有网友对此次事件中暴露出的“人性弱点”感到痛心,为年轻人的“素养”而捶胸顿足。

  这些话看似义愤填膺,不过,这些说辞不仅悖逆事实、遮蔽责任,更容易混淆踩踏事故的真相。事实上,踩踏事故并非中国“专属品”。1989年英国希尔斯堡足总杯半决赛、2008年纽约长岛沃尔玛超市、2010年德国杜伊斯堡露天音乐节、2011年南非西北省酒吧等地都发生过踩踏事故。难道说,这些地方市民的素质也不够好吗?未必!但也照样发生踩踏事件。

  美国人群管理专家John Fruin博士在首届人群安全工程国际会议报告中曾指出,当人群密度超过每平方米7人时,人群将会变得类似流体,个体将失去控制。因此,对于双脚被挤得悬空而立的人群来说,“市民素养”对于险境能起到的作用有限。窃以为,公共安全事件中奢谈“素养”,其最大的风险在于稀释权力责任与职能义务,这种论调实不可取。

  事故面前,某些专家与个人不能忽视职能部门的责任,而质疑公民权利的合理性。我倒认为,在整个事故中,中国年轻人表现出的“素养”不仅没有让人失望,相反,让人在寒意之外感受到阵阵暖流。无论是“往后退”的声潮,抑或是危险中的施救,乃至广场上的一朵朵白花、微博中的一支支蜡烛,他们的“素养”,哪里有恙?

  静待真相,深究权责——这才是对上海外滩踩踏事故应有的姿态。邓海建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