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官员乘公交上班 检验车改成色

2015年01月09日 09:23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在许多国家,政府部门的公车很少,专车更是屈指可数,官员乘坐公交、地铁上下班,是再普通不过之事。这等普通之事,如今在北京的中央国家机关正在成为现实。据报道,在京中央国家机关已基本按期落实中央车改部署,在多个部委,原有的几十辆甚至上百辆公车已削减到个位数,只供副部级及以上官员使用,其他车辆全部封存。不少官员的生活发生变化,有些“十几年没坐过地铁”的司局长,开始乘坐公共交通上下班。

  若果如报道所言,在京中央国家机关公车数量已大幅度削减,只有副部级及以上官员,才能按规定使用专车,包括乘坐专车上下班,其他官员一律不再坐公车上下班(副部级以下官员此前违规配备的专车,更是不得继续使用),那么不得不说,在京中央国家机关的公车改革,第一步迈得比较扎实而彻底,取得的实效让人刮目相看。

  这种实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

  是大幅度削减公车数量,在专车配备问题上更是坚持“一刀切”,只有副部级及以上官员才能配备、使用专车,削减下来的公车先予以封存,再由主管部门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评估、拍卖,处置结果向社会公开。这样做的结果是,副部级以下官员不但没有了专车,一般也没有公车(包括单位班车)可乘,于是上下班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乘坐公交就成为一种现实的选择。

  另一方面,在京中央国家机关已开始发放公车补贴,发放的基本标准为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如果官员上下班不开私家车,也不骑自行车、电动车或步行,一般情况下也不会乘坐出租车(若每天上下班都打车,每月车补很可能不够用),于是最合适的方式就是乘坐公交、地铁。如果越来越多的官员选择坐公交、地铁上下班,那么由此可以推断,车改的两项核心工作“公车减量”和“发放车补”,应该是同时做得比较好,公众担心的“官员一边领车补、一边公车专车照坐”情况并没有出现。

  在京中央国家机关车改起步稳健,开局良好,但各地党政机关能否像在京中央国家机关这样,严格执行“公车减量”和“发放车补”政策规定?按照中央车改的“时间表”,中央事业单位和地方党政机关应在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公车改革,对此,舆论的估计并不乐观。在京中央国家机关“目标”很显眼,各单位情况差异不大,严格执行车改规定难度不大,不同的是,从中央事业单位到各地党政机关再到各地事业单位,几乎每个地方和单位都可以抬出一大堆理由,如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基层条件艰苦、工作性质特殊等等,要求暂缓车改甚至不搞车改,以维护原有公车配备使用制度下的既得利益。

  可以想见,这些地方和单位的公车改革,阻力和困难都要比中央国家机关大得多,改革面临着短期内推行不下去的危险。而如果这种危险不幸成为现实,很可能反过来影响中央国家机关的车改进程,使之出现停滞、反复,甚至走上回头路。从这个意义上说,由中央国家机关迈出公车改革的第一步并不难,真正难的是在第一步之后,其他地方和单位能不能跟上来,结合自身的情况,切实执行中央车改的统一政策——中国公车改革的关键就在这里,改革的生死成败就在这里。

  官员乘坐公交、地铁上下班,在国外已经为官员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我们这里,这首先应当是公车改革的一个很自然的结果,是检验公车改革成色的一个具象指标。如果在京中央国家机关官员乘公交、地铁上下班渐成潮流,如果其他地方和单位官员乘公交、地铁上下班也蔚然成风,那么我们就可以肯定地说,我国公车改革有了实际的进展,取得了可观的成绩。

  这样的结果究竟会不会出现?如果最终会出现,那么公众还要等多久?我们每个人都能以不同的方式和行动,参与、监督和见证这个不平凡的过程。(华之孚)

【编辑:和星晨】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