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张学良旧部刘桂五女儿:寻父殉难地已成心头痛

2015年01月15日 15: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15日电 题:张学良旧部刘桂五女儿:多年寻父殉难地已成心头永远的痛

  记者李爱平

  “这几天心情很不平静”。

  三天前才从媒体上得知父亲殉难地确切消息的刘清芳,在北京家中接通中新社记者电话后如此表述自己当下的心境。

  81岁的刘清芳,是张学良旧部、国军高级将领刘桂五的女儿,1938年其父在内蒙古与日军展开激战后殉难时,她才五岁。

  史料记载,刘桂五1924年参加东北军,历任排长、连长、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身为上校团长的刘桂五晋升为骑兵第六师(归东北挺进军建制,总司令为马占山)师长。作为骑兵第六师师长的刘桂五,于1937年9月曾率部进军绥远,在归绥保卫战中屡建奇功。

  1938年4月18日,在配合绥南战役中,马占山率东北挺进军攻打内蒙古武川时与日军发生遭遇战,刘桂五率部与日军苦战三昼夜,突出重围。后马占山与刘桂五连夜西撤转战至固阳县红油杆子村。1938年4月22日,在红油杆子村再次遭遇日军,刘桂五为了营救马占山和部下,不幸被炮弹击中,后自杀身亡,年仅36岁。

  对于这段历史,老人在电话中坦言,关于父亲遇难后的一些消息,1945年抗战胜利才从亲友口中打听到父亲在内蒙古殉难后已身首分离。据亲友透露其父的头颅目前在日本某博物馆陈列,但关于其父在内蒙古殉难地她并不知道确切的地点。

  让刘清芳老人纠结至今的是,在此后6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刘清芳先后在西安、北京两地学习、工作,一直到退休、赋闲至今,但关于父亲殉难地的确切地点,如大海捞针般,希望变得渺茫,而关于父亲的头颅下落则因种种原因无法完成“启动”程序。

  “对于父亲的怀念和祭奠只能停留在每年清明节赴西安烈士陵园的层面上。”刘清芳透露说。事实上近年来她也曾两次来内蒙古寻访父亲殉难地,但对于相关资料所说的父亲殉难地为—内蒙古黄油杆子这个地方,却始终无法找到。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有一个亲戚,他帮我找这个地方,找了好多年,也是一无所获。”不过令刘清芳欣慰的是,直到一个月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内蒙古党史专家赵殿武,事情才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中新社记者了解到,作为党史专家的赵殿武对国军在绥远抗战的史料非常熟稔,近年他通过大量考证发现,此前相关资料中所说的刘桂五殉难地为内蒙古武川县黄油杆子,这个地方在当地并不存在。而真实的地方则在内蒙古固阳县一个叫红油杆子的地方。

  赵殿武说,得出这一结论是在自己查阅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材料及深入研究《抗战军人忠烈录》、内蒙古固阳地方志等相关史料的基础上逐渐萌芽出的想法,最初并不能肯定。

  “之后一段时间中,通过对当地老乡的进一步调查和证实,最终发现在红油杆子这个地方,老乡们提及刘桂五的殉难一事时大多情节和细节均能得到相互佐证。”赵殿武14日晚间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称。这让他有了进一步赴当地考证的动机。

  1月11日当天,本社记者随同赵殿武一同来到该处,83岁老人吴秀珍及众多村民的讲述再加上当地文化部门的认定,最终刘桂五真正的殉难地“真相大白”,内蒙古固阳县北部红油杆子村成为刘桂五殉难地的说法已被官方敲定。

  14日下午,刘清芳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连日来,面对这一“突然而至”的消息,自己内心很难受。她坦言,多年来寻找父亲殉难地已经成为一家人“心头永远的痛”。

  “我们一家人会在父亲的忌日(4月22日)到内蒙古固阳红油杆子村,完成对父亲迟到的祭奠。”结束采访后,老人再三叮嘱记者,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到时在内蒙古一起见证这一时刻。说这话时,老人语调略显悲伤,不久,电话中传来老人的抽泣声……(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