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僵尸车成新型城市垃圾居民抱怨 如何治理成难题(图)

2015年01月20日 15:38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

  “实在太影响大家的心情了!”读者“晚霞”致信本部门邮箱bwchengshi@126.com反映,科丰桥北宝隆路上停了不少僵尸车,有的里面甚至装满了垃圾废品,呼吁有关部门清理,别让小区门口成了僵尸车的“坟墓”。记者调查发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僵尸车并不鲜见,并且已经渐渐成为“城市病”。而对僵尸车的治理却遭遇“法未授权不可为”的尴尬,不知道该由谁把僵尸车“领回家”。

  一条路上停了十多辆僵尸车

  记者在宝隆路西口发现4辆僵尸车,其中两辆是厢式货车,还有一辆小卡车和一辆大众牌小汽车。小卡车的轱辘已经半瘪,后车斗里装满了成袋的建筑垃圾以及已经干枯的树木枝丫,甚至比车头还高。紧贴着厢式货车停放的小汽车身上贴着小广告,车窗都没有关好,里面也堆放了不少废品。

  走过这4辆僵尸车,继续向东,记者又发现了至少5辆僵尸车。一辆金杯车停放的地方,便道上有一个布满尘土的“麻辣烫”炉子,金杯车里被小凳子、折叠桌塞得满满的,就连副驾和驾驶座上都放着纸箱子。很显然,这辆车是一个麻辣烫摊点的“仓库”。

  在这条路北侧中段一条百十米长的南北向小路上,记者还发现了8辆僵尸车。一辆蓝黑色的小面包车身上满是泥土,车窗上写满了骂人的话。再往里走,连着停了4辆僵尸车,一辆银灰色小面包的车身上贴着大大小小的小广告,车后的保险杠已经掉下来,车窗也破损了,里面塞满了建筑垃圾,靠便道的车门开着,一床破褥子耷拉了出来,车轮都被黄土埋了一半。

  家住宝隆路边上小区的一位居民告诉记者,这条路两侧停的基本上都是附近小区居民的车,车位本来就很紧张,可是这些僵尸车长年累月占据在这里,不仅挤占了居民停车的地方,也非常影响市容。“你看这车,怎么停在这里也有两年了吧?轱辘都让黄土埋了半截了,后来不知道是谁把建筑垃圾都塞车里了,太脏了!”

  扔在路边就当占个车号

  安贞西里小区数辆大货车成了僵尸车,一停好几年,将道路占了一半;宜兰园三区西侧一条千米的路上停了30多辆僵尸车;海淀经过摸底调查发现全区僵尸车有368辆……随着汽车的普及,有关僵尸车的报道也屡见不鲜,僵尸车俨然已经渐渐成了一种新的“城市病”。

  既然车已经不用了,为什么不报废,而是丢弃在路边呢?

  记者辗转联系上一位车主。对于自己的车出现在西四环,这位家住东四环外王四营地区的车主很纳闷,因为他的车早已经卖了。“卖了好几年了,当时也没过户”,这位车主说,后来他联系车的买主,才知道这辆车的第二任主人已经把它卖给了河北的第三任主人,而再联系到第三任主人,车也被卖出了,第四任主人的手机已经是空号。

  家住宝隆路附近一小区的苏先生告诉记者,他家里有3辆车,其中一辆已经基本不用了,就停在小区附近的路上。“反正也不收停车费,就搁那儿呗,你说现在车号多值钱啊,我要是报废了,车号就保留半年,万一以后需要呢?现在摇号多难啊!”

  除了苏先生这种为了留号而不报废的情况,还有一种典型的情况是把僵尸车当成临时仓库。一位摊主说,把僵尸车当做仓库太常见了,“关上门是车,拉开门是仓库,就停在自己的店铺附近,方便又省钱!”

  僵尸车找不到管理部门

  僵尸车到底应该哪个部门管理?记者首先联系了城管部门,对方表示不在他们的管理权限之内。

  一位执法人员告诉记者,城管部门曾经按照《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关于“堆物堆料”的条款治理过僵尸车,“可是车辆是有登记信息的,除了法条的适应性外,后续还有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车辆存放、保管等问题,没法管”。

  随后记者又联系了交管部门,得到的答复是《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没有关于僵尸车的内容。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僵尸车在路边违法停车,需要找到司机、车主才能进行处罚,现实是大多数僵尸车没有车牌,也没有检字标等信息,很难联系到车主。如果停放在收费停车位内,谁收费谁管理。“如果将车辆拖走,涉及拖车费用、存车费用、保管费用,成本非常高。”

  一家负责停车管理的公司负责人说起僵尸车,也是一肚子苦水,“困扰我们很多年了,开始的时候是一两辆,找车主找不到,也不缴费,还占用停车资源。后来越来越多,都是趁你不注意往那儿一停,牌子也卸了。”

  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易行律师事务所主任刘凝表示,对于僵尸车,法律上确实没有赋予某个部门什么权利去治理它。僵尸车即使长期不使用,也是属于车主本人的。如果它停放的地方属于不能停车的位置,也只能告知车辆所有人拖走,违法停车、未按规定年检等问题,也是处罚车辆所有人,对车本身的处理,法律上并不支持。

  “对于政府而言,法未授权不可为。”一位基层干部说,他们经常接到关于僵尸车的举报,可是往哪条线上都走不下去。“解决僵尸车的问题,必须加快推进立法,让处理僵尸车有一个正规、顺畅的流程,哪怕出个条例让我们知道该怎么做也行。”

 记者 孙颖 文并摄

【编辑:叶攀】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