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探访孤残儿童寄养基地:78户农家寄养148名孤残儿童

2016年02月06日 09:59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在辽宁省辽中县冷子堡镇的78户农家,寄养着148名孤残儿童。这些孩子像是一个个微弱的小火苗,在悉心的呵护下,生命之火烧得越来越旺。记者连日来走访体验他们的生活,寻找他们成长背后的故事。

  沈阳市儿童福利院负责收养沈阳市内的弃婴、弃儿及事实上无人抚养的困难儿童。2005年,为了让孩子们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得到更精心的照料,福利院在辽中县冷子堡镇推行“家庭寄养”模式。

  11年来,200余名儿童先后寄养到80余户家庭中,现在政府每月拨给每个儿童1600元生活费。孩子们可以在辽中家庭寄养基地享受到为其量身打造的康复训练计划和生活、文化教育课程。

  记者来到寄养基地的康复教室,20多名脑瘫患儿在家长的陪伴下正在进行康复训练,有的接受手法按摩,有的做行走训练,有的做悬吊拉伸……

  14岁的沈佳赞,微扭着身躯,正在做站立训练。寄养妈妈金艳坐在地上,一边双手护着儿子,一边向记者回忆起儿子初来家中时的情景,“那时我儿子身体几乎打不了弯,我发现没法抱着他喂饭时,急得直哭。”

  小佳赞自幼患有痉挛型脑瘫,运动机能发育迟缓,还伴有语言障碍。“这孩子我能带好吗?”这是金艳起初常问自己的一句话。然而,金艳从未放弃过孩子,为了让儿子好起来,她天天给他做按摩,陪伴他做助行训练,贴心地照顾他。

  从每次能站5分钟到15分钟,从无法自理到独自穿矫正鞋、穿裤子,说起儿子每天的进步与变化,金艳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每一点点进步,都给我信心和希望,我的付出也就值了。”金艳一边说,一边随手擦去儿子的口水。

  沈阳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孙艳凤说:“家庭寄养的初衷是让孩子得到更贴心的照料,体验到家庭的温暖,选择孩子的寄养家庭时,我们综合考虑了经济条件、夫妻感情、邻里关系等多种因素,让孩子有个暖心的家。”

  记者来到苯丙酮尿症患儿沈英若的家。小家伙被拾到时只有1岁大,并发川崎病,全身皮疹。虽经医院治疗,但情况仍很不乐观。沈阳市儿童福利院将她送到辽中进行家庭寄养,希望家庭的精心呵护能造就奇迹。

  一晃3年多,苯丙酮尿症得到了控制,川崎病也已被治愈。当年给她看过病的医生,听说英若现在还活着,都很惊讶,认为不可思议。

  见到大伙来做客,小家伙高兴得很,连蹦带跳,屋内有一股浓浓的霉味。“苯丙酮尿症患儿出汗时就会散发出这种异味,现在我们自己家人已经闻不出来这味道了。”英若的寄养妈妈李艳宏说。

  妈妈给英若起了小名叫壮壮,希望她能茁壮成长。李艳宏回忆说,壮壮刚来家里时特别虚弱,浑身皮疹,疼得她不停呻吟,晚上还会经常惊厥。李艳宏又拍又哄,没日没夜地陪伴英若。

  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先天代谢性疾病,无法根治。在饮食上需要吃专门的配餐,不能有丝毫马虎,否则智力发育就会更加迟缓。每天精心为女儿准备饮食、陪伴她坐在地上玩积木玩具,抱着她出去散步,成了李艳宏生活的全部。

  壮壮现在很粘着妈妈,总是往妈妈的身上扑。吃饭时,小家伙还必须坐家里的正座,稍有些不如意,眼泪就在眼睛里打转。李艳宏心疼她,总是顺她的意,街坊邻里都觉得李艳宏太过溺爱孩子。

  孙艳凤说:“孩子的进步在于爱心的日积月累,不放弃孩子,不断给他们机会,他们就能一点一点地成长。”“这些孩子们就像微弱的小火苗,放弃了他们,就会慢慢熄灭,但只要用心呵护,生命之火就会烧得更旺。”(邹明仲)

【编辑:孙静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