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施一公:未说过科研成果发表在西方杂志是免费劳动

2016年06月18日 05:20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 

  针对某网站刊发“科研成果发表在西方杂志是在为西方免费劳动”一说

  施一公声明从未说过免费劳动

  本报讯(记者 雷嘉)针对近日某网站刊登的一篇个人演讲,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院士昨天在个人博客上发表声明,称其中部分言论“本人从未在任何场合发表”。北京青年报记者看到,施一公所指的言论是“中国的科研成果发表在西方杂志是在为西方免费劳动”,这一话题近期正在学界热烈讨论。

  施一公院士昨天在科学网个人博客上发出博文,指出6月15日网易新闻刊登的一篇文章中部分内容子虚乌有:“本人从未在任何场合发表上述言论。对网易等新闻媒体哗众取宠、无中生有地编造本人言论的不当行为表示强烈谴责。”

  北青报记者看到,网易新闻刊登的这篇文章以《施一公关于中国创新人才培养的演讲》为题,后来网易手机客户端又将标题改为《施一公:中国大学及研究所科研是为西方免费劳动》,署名作者是“寄情山水多读书”。文章导语中称,全文内容来自2014年9月施一公在“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三届年会”上发表的主旨演讲。全文较长,而施一公声明自己从未发表过的言论,是其中一段:“我们的大学在科研上的导向,就是指挥师生在西方杂志出版文章。我们的科研成果写成英文,发表在西方杂志,而我们的工程师反而无法学习我们的最新成果,因为这些西方杂志订阅费用十分昂贵,国内少有企业订阅;而且大部分工程师很难看懂英文文章。因此,我们的大学和研究所的科研工作实际是在为西方免费劳动,而且有时还付费在西方发表文章,等于倒贴为西方服务,这是我国大学导向的最大问题。”

  近一段时间,有关国内学者的科研成果是否应该都追求发表在国外学术期刊的话题正在学界和媒体界热烈讨论。今年4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向高校发出《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邀请函》,其中“教师发表在A类期刊上的文章”是评估指标的一项。但“A类期刊”的名单引起一些学者质疑,因为名单上中文期刊比外文期刊少。一些人文学科学者提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国研究有自己的特色和气象,倚重在外文期刊上发表论文来评估科研成果不尽合理。虽然该中心后来又发出补充通知,暂不增列“A类期刊”指标,但对该话题的讨论已经扩散到整个学界。不过理、工科学者普遍认为,理工科类的顶级学术期刊几乎都在欧美国家,在国际上享有权威地位,因此不能要求他们的论文都发在国内期刊上。

  今年49岁的施一公是享誉世界的结构生物学家,也是海归科学家的代表人物,近日刚当选中国科协副主席。昨天,科技部官方微博也转载了他的这篇辟谣博文,有网友留言:“这事儿就不像搞科研的说的,基本属于无知者的想象。”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施一公的博文发表于昨天中午12时许,当时网易的文章还能看到,但到17时左右该文章页面已被删除。

【编辑:王永吉】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