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评论:领导“招呼”为何轻易击破司法制度防线

2016年07月27日 16:33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 

  评论首席 □阅尽

  湖南省益阳市原市委书记马勇曾因干预命案致重罪轻判而被中央政法委通报。最新消息是,该案牵出的系列司法腐败案日前进入庭审,9名公检法公职人员及2名律师作为被告被送上法庭。公诉人指,为给嫌犯减轻罪责,公检法“一条龙”服务。

  这本是一起并不复杂的刑案。犯罪嫌疑人胡氏兄弟2人与受害人袁某发生争执,其中1人持水果刀将袁某捅死。为减轻罪责,嫌犯父亲向益阳市委书记马勇行贿10余万元,马随后以“保护外来投资者合法权益”为名向有关方“打招呼”,要求予以关照。

  这起命案的审理由此纳入权力操控的轨道,剧情发展仿如逻辑推理小说衔接缜密、环环相扣,令人叹为观止。从饭局上向侦控审各方传递市委书记的“招呼”,到律师刑警联手提供假举报线索让嫌犯立功减刑,再到公诉方违规降级起诉,以及审委会经领导授意从轻量刑,公检法的“全面勾兑”令到从看守、起诉到审判、监督等各个环节均获特别关照,最终使主犯重罪轻判获刑5年,从犯缓刑。

  综观这起司法腐败案,嫌犯亲属固然上下打点了诸多“关系”,但不能不说,案件获轻判的关键还在于市委书记的“招呼”。尽管马勇落马后声称对案子并不了解,判成怎样也没再过问,意思说对此案并无过多干涉。但懂得官场运作的人都知道,一位强势的市委书记在其主政的地盘意味着什么,何需书记大人劳神费力,只要“亲自打招呼”了,自有人鞍前马后将“领导指令”不折不扣化作行动。

  就这样,市委书记的一声“招呼”就将命案定性从轻发落,戗害生命的嫌犯未受到应有的惩罚,受害者及其亲属则再次遭受伤害。维护社会公平的司法程序沦为权力的玩物。在权力淫威下,书记的一声“招呼”,不仅让一干公检法公职人员弃守职业伦理底线,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甚至不惜伪造证据为嫌犯开脱,将庄严神圣的法律玩弄于股掌。

  尽管案子后来被撤销,异地重审,但此案牵出的司法腐败之触目惊心却不能不引起制度的反思与警醒。近年,中央三令五申对领导干预司法活动说“不”,并采取具体措施予以钳制,如要求对领导打招呼登记、通报和追责,以及审案终身负责等。但现今看来,在一些地方,权力干预司法活动的现象并未根本扭转。这既在于现行司法体制的人、财、物等对地方的依附关系,更由于某些地方的权力与法的关系颠倒,党政主官的指令就是“圣旨”,在此语境下,市委书记的一声“招呼”,不仅搭进诸多司法公职人员,而且让公检法所有关口均告沦陷就毫不奇怪了。

  诚如哲人所言,“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当司法屈从于权力而弃守法律底线时,它所带来的恶果很可能是灾难性的。然而,类似益阳案岂止一例,仅中央政法委近年便通报多起地方领导干预司法案。可以说,当下司法的公信力不足,许多人宁信访不信法,很大程度也是因权力肆意插手司法而生。“因公打招呼”令一些地方领导干预司法变得“理直气壮”。显然,司法如何去地方化,去行政化,这成为当下司法改革的紧迫课题,如果不能真正构筑起行政权与司法独立判案间的防火墙,再好的制度一遇实际问题或都会遭遇解构。

  (作者是本报首席评论员)

【编辑:高辰】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