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95后女孩两次捐献细胞救助国外患者 网友赞大爱无疆

2016年08月21日 19:47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新华社南昌8月21日新媒体专电 题:95后女大学生两次捐献细胞救助国外患者 网友点赞“大爱无疆”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程迪 林浩

  危在旦夕的生死求援,毫不犹豫地出手救助。今年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姜闽林一年两度捐献造血干细胞和淋巴细胞,就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比利时白血病患者。

  众多网友为这位95后女大学生点赞“大爱无疆”。同时,人们也开始聚焦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这个群体。随着更多人加入这一凡心善举中,生命接力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捐些细胞就能救条人命,值得!”

  8月8日,95后江西女孩姜闽林躺在北京空军总医院的采血床上神色轻松,血液沿导管从手臂中缓缓流出,通过一台血细胞分离机,又注入另一只手臂。

  经过3个小时的采集,姜闽林的淋巴细胞已采集到65毫升。中华骨髓库人员与现场等待已久的比利时工作人员正式交接了姜闽林的淋巴细胞。这些细胞被立即运到比利时,一位生命垂危的比利时白血病患者得到了救治。

  这样的情形,姜闽林已不是第一次经历,今年2月22日,她为同一位患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

  2014年,还是上饶师范学院一年级学生的姜闽林到江西上饶市一处献血屋义务献血。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意义后,她填写了《志愿捐献者同意书》并被采集血样,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2015年12月8日,姜闽林接到上饶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有一位白血病患者与她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初次配型相合,需要进一步进行高分辨配型检查,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配型成功后,姜闽林获悉被救助者是一位比利时人,这场跨国救援的序幕就此拉开。

  姜闽林说:“我听工作人员说,这位受捐献的比利时阿姨和我妈妈的年纪相仿,上有老下有小,要是她没了,对整个家庭的伤害该有多大!我的捐献能救回一条人命,这次捐献值得!”

  “能帮助到别人,怎能忍心不去?”

  在姜闽林的家中,记者见到了这位被比利时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称为“最漂亮、最勇敢的小姑娘”。个头不高,脸庞干净青涩,带着黑框眼镜的姜闽林看起来还有些稚气;说起话来,眼神却透着坚毅。

  在她坚定捐献的背后,经历了家人最开始强烈反对到后来逐渐理解和接受的过程。

  最初高分辨配型成功后,姜闽林的父母却反对捐献。“我与女儿发生了很大的争执,她身体不好,还想着去救别人,还是个素不相识的外国人,太傻了!”姜闽林的母亲姜剑青仍记得当时的忧虑。

  姜闽林告诉记者,“自从加入中华骨髓库后,我就开始关注有关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各类信息,我毫不犹豫地答应捐献也是因为我事前做了大量的了解工作,知道对身体是没有伤害的。我不仅要帮助需要捐献的人,也要对自己和家人负责!”

  姜闽林想方设法说服父母,搜集捐献视频播给他们看,向他们说明捐献对身体是没有伤害的,也不需要抽取骨髓,只要抽血。“我也和曾经有类似捐献经历的人聊过,知道这种捐献是安全的,没有伤害的,捐献完休息一周左右就能完全恢复,所以请他们放心放心。”姜闽林说,“既然我已经知道了,怎么能忍心不去?”

  慢慢地,父母被姜闽林的善良和决心打动,同意让她赴北京捐献。“从女儿到北京去的那天开始直到她平安回家,我和她爸就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姜剑青感慨道。

  今年2月17日,姜闽林在上饶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赴京为捐献做前期准备。在连续四天注射动员剂后,2月22日,经过4个多小时的采集,姜闽林捐献了227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

  回来后的姜闽林继续着她的校园生活。直到6月中旬,她再次接到上饶市红十字会的电话:患者接受她的造血干细胞后产生了排异反应,希望她再捐献一次淋巴细胞。姜闽林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赶赴北京。

  这一次,出发前她没敢告诉父母,“怕他们担心,选择了暂时隐瞒。”

  她捐献的细胞被妥善保存好,“乘坐”飞机第一时间到达了受助者的体内,地球彼端的一条生命得到了重生的机会。

  记者从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了解到,人类非血缘关系的HLA相合率是几百分之一到几万分之一,在较为罕见的HLA型别中,相合的几率只有几万分之一甚至几十万分之一。“越是近亲,相配率越高。相对来说,由于人种基因差异,姜闽林的跨国捐献实属罕见。”江西省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金成豪分析说。

  220多万人随时准备 让生命接力延续

  姜闽林跨国捐献的故事在网上广泛流传,网友们纷纷为其点赞。网友“小叶子”说:“你是中国的好儿女!无疆的大爱没有国别、区域、种族上的区分。”网友“鄱湖观鹭”说:“姜闽林两次跨国捐献,捐完干细胞又捐淋巴细胞,仁爱、善良、勇敢,祝好人一生平安!”

  谈到这场跨国的生死驰援,让姜闽林印象非常深的是,在她捐献时,隔壁床来自新疆的21岁姑娘和一位辽宁的帅小伙也在同时捐献。这些救命的细胞顺着此端的针头、导管,像生命的能量注入生死线上的人们。

  捐献的经历让姜闽林认识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捐献者,并加入了一个志愿捐献者QQ群。在她捐献成功后,群友们刷出了“祝贺姜闽林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点赞。在群里,人们通过分享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经历,体会一次次善心之举带来的美好。

  姜闽林说,在群里,每个月大家总会分享两三例哪位又配型成功,哪位又捐献成功,群里的小伙伴都很乐观开朗。在北京捐献时也遇到了很多同样来捐献的朋友,大家都是一知道消息就义无反顾地答应了。“其实捐献真的是件特别小的事情,只要能忍受一开始扎针的一点点疼,任何人都能做到。”她说。

  记者在中华骨髓库官网上看到,全国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的数量在2002年仅6000多人。但截至目前,这一数字飙升至220多万人,已有5800多人完成捐献。

  在这些捐献者中,有外籍捐献者挽救了我国患者的生命,也有人为救人一命推迟了婚期,还有当时还是中学生的最年轻捐献者。“这些捐献者都是无私奉献,他们是社会公德的良好体现。”金成豪说。

【编辑:孙静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