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温州三座被洪水毁坏廊桥大部分构建已找到 未来将重建

2016年09月16日 11:02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 

浙江泰顺三座廊桥被冲毁 部分廊桥构件已收集  来源:上海东方高清

  昨天中午,一个令人震惊、心痛的消息传来:温州泰顺的三座国宝级廊桥,在短短1个半小时内,接连被山洪冲毁。

  泰顺是中国廊桥之乡,现有古廊桥33座,15座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被毁的三座廊桥——薛宅桥、文兴桥、文重桥,都在其中。

  历史上,三座廊桥曾因水患屡毁屡建,但最后一次重建,距今少则80多年,多则超过150年。为什么它们扛过了百年风雨,却倒在了昨天的山洪中?未来,他们还会再次重建吗?

  ■现场

  短短几秒钟

  百年廊桥就消失在洪水中

  钟晓波是温州廊桥文化学会会长。昨天上午,他从温州市区回泰顺过中秋,路过泰顺县泗溪镇时,突如其来的暴雨导致前方道路塌方,他被迫滞留。

  “大概到了中午11点,雨越下越大,透过窗户看外面,眼前就像有条瀑布。”钟晓波说,这样的场景,是他在记忆中从未有过的。

  “很快,洪水一下子涨上来,里面夹杂着木头、家电、农具……横冲直撞。”看着这样的情景,钟晓波心里十分不安。“直觉告诉我,廊桥可能要出事。”

  钟晓波打开泰顺廊桥保护者组建的微信群,急切地关注着群友发布的各地廊桥情况。

  不幸的消息接踵而来——

  11点58分,薛宅桥被洪水冲走;

  12点20分,文重桥被洪水冲走;

  13点30分,文兴桥被洪水冲走。

  钱江晚报记者从一段村民拍摄的视频中看到,文重桥被毁,只有短短几秒钟时间(相关视频可在钱江晚报官方微信上观看)。

  “它们就这样,在我们完全无能为力的情况下消失了。”钟晓波心痛地说,这3座廊桥各有特色,少了任何一座都会造成文化遗产的空白。

  ■原因

  天灾:短时雨量史上最高

  人祸:人工建筑导致河道阻塞

  历史上,泰顺廊桥多有毁于洪水的经历,但近几十年来,即便遇到台风正面袭击,廊桥被毁的事也极少发生。上一次还是在1990年,泰顺唯一一座3层结构的廊桥——漈下桥被冲毁。

  这次,为什么三座廊桥会遭此劫难呢?

  钟晓波告诉记者,泰顺廊桥几乎都是全木结构的,“廊桥建造过程中,不使用一颗钉子,而是利用桥身的重力、木块与木块之间的作用力支撑起来的。”

  这样的结构,注定它们最怕受到前后的冲击力,“一旦桥孔被冲破一个,整个桥身就会在瞬间坍塌。”

  根据泰顺气象部门的统计,昨天受强台风“莫兰蒂”影响,泰顺县昨天上午8点到下午1点,5小时内降雨量达到了240.6毫米,是有记录以来的同时段最高值,堪称“百年一遇”。

  “以前遇到类似的情况,村民都会赶在洪水上涨前,搬来重物,放在桥上,以此增加桥的重量,抵御洪水。”钟晓波说,但这次洪水上涨得太快,“我们根本来不及准备。”

  除了强降雨带来的山洪,专家们认为,这次三座廊桥被毁,还有一个重要的长期原因。

  “原来古廊桥周围很少有房屋,但如今随着开发历史遗迹的规划,在廊桥附近不仅修缮了旧房,还建了一批新房。导致洪水到来时,无法及时疏导。”一位参与了廊桥研究多年的省人大代表说,随着城镇化发展,以及小水电的建设,导致当地溪流不畅,遇到洪水,水流就变得更急、水位更高。

  另一个原因是,当地在保护廊桥的过程中,针对其木结构的特点采取了许多防火措施,但防洪措施相对匮乏。

  ■未来

  被毁廊桥大部分构建已找到

  未来将进行重建

  在三座廊桥被毁后,泰顺县相关部门迅速作出反应。昨天下午3点多,泰顺县文保部门联合民间组织,发出了收集被毁廊桥木构建的紧急通告,“发现廊桥相关木构建,能收多少就收多少。”

  截至下午4点多,三座廊桥被冲走的大部分构件已被找到,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只要主体构件还在,就有希望重建廊桥,让历史延续。如果是新建,就没有多大意义了。”泰顺非遗中心主任季海波说。

  “一定会用它们重建。”泰顺县文保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影响

  不会对申遗有太大影响

  但仍需痛定思痛

  三座国宝级廊桥的坍塌,昨天也引起了学术界的热议。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生导师阙维民得知这个消息后,连说了好几个“痛心。”

  此前,包括泰顺在内的闽浙两省七县廊桥,已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在申遗的关键时期,这样的打击,肯定为我们减分不少。”钟晓波说,“但这样的一次事故,同样也督促我们更好地去保护它们。”

  钟晓波告诉记者,其实在泰顺廊桥申遗过程中,他们已经将古廊桥地面貌通过照片、视频的形式保存了下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此次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

  “痛定思痛,建立廊桥和村落和谐共处的环境,是我们将要面临的一个大问题。”钟晓波说。

  本报记者 王益敏

【编辑:叶攀】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