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一供销商店仍在营业 店主:哪天开不动再关掉

2016年10月24日 03:34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 
北京一供销商店仍在营业店主:哪天开不动再关掉
十五六平方米的店里三面摆放着柜台,柜台下面,零散地摆放着一些日用百货

  在商场超市甚至网店“四处开花”的当下,供销社和供销商店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成为久远而陌生的词汇。

  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供销社曾经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销售生活用品、收购农副产品,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在一般的村子里,供销社设有供销商店。

  在北京门头沟区清水镇黄塔村,一处旧时的供销商店时至今日仍在营业。虽然跟以前的供销商店性质上早已不同,但店内陈设、装饰却和几十年前相差无几,经营者也是当年供销商店退休的老员工。

  小村庄里的“供销老店”

  出北京城区一路向西120多公里,在山路间穿梭近3个小时,便可以到达门头沟清水镇黄塔村,远远看去,这个只有10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藏身在秋天的树叶中,异常安静。

  在村口,一座看起来有些破旧的房子上写着“发展经济 黄塔供销合作商店”的白字,房子的门边挂着一块看起来有些年头的招牌,窗户框上绿漆有些泛白,已经脱落多处,墙壁上用油漆写着的“日用百货 综合商店”字样也已经有些模糊。

  70岁的梁俭点着一根烟坐在店门口,跟几个年龄相仿的老人打牌、聊天,这是他的小商店。

  偶尔有客人来买东西,梁俭放下手中的牌起身到店里,给客人拿完东西后便用柜台上的算盘把钱算好,然后习惯性地跟客人寒暄几句,聊到高兴处会大声笑出来。

  跟店外一样,小店的里面同样陈旧,虽然是白天,但店里面仍然有些灰暗,店里的墙壁涂着白色的石灰涂料,大部分已经变成了青灰色,屋顶歪歪斜斜吊着一个电灯,门的正上方悬挂着一块红色的写有“文明单位”字样的牌子。

  十五六平方米的店里三面摆放着柜台,柜台下面,零散地摆放着一些日用百货和零食——肥皂、洗洁精、火腿肠等,货架上则分门别类地摆放着散装茶叶、饮料、烟酒,还有一些布鞋、胶鞋、白纸、洗发水。

门的正上方悬挂着“文明单位”的牌子
门的正上方悬挂着“文明单位”的牌子

  老店员退休后继续经营

  上个世纪60年代,20岁的梁俭进入供销社做售货员,“当时不像现在有这么多商店,那个时候只有供销社,老百姓用的日用百货、烟酒糖茶只能到供销社里来买,买东西都要排队,特别是逢年过节更是火爆,队都排到了店外。”

  梁俭记得当时能进入供销社是一件特别光荣的事情,会被很多人羡慕,“有统一的衣服,就是那种蓝色的褂子,还给配一个围裙。”工作时间上一天8个小时,从早上8点到12点,中午关门一个小时,休息、吃饭,下午再从1点开到5点。

  那是一段凭票“吃粮喝汤”的年代,也是各种“票”过日子的计划经济时代,买粮食必须要“粮票”,买肉要有“肉票”,买油要有“油票”,买布要凭“布票”。“有多少票就只能买多少东西,后来到了八几年我记得就不用了,换成钱了。”

  在供销社做了一段时间售货员之后,梁俭因为表现好便去做了收货员,“供销嘛,有供有销,除了卖东西也会收东西,当时收货员就是去村民家里收东西的,比如猪啊、羊啊一类的,猪收回来之后就拉到供销社里来杀,然后再把肉卖人,我记得那时猪肉羊肉都是几毛钱一斤,现在都变成几十了。”

  上个世纪90年代,在市场已经较为开放的情况下,很多供销社都破产或者倒闭了,梁俭也很快从供销社退了休,“家里存了一些以前发行的各种版本的人民币,现在都花不出去了,但看到就会想起以前在供销社上班的日子。”

  从供销社退休之后,因为闲着没事,加上村子里没有商店,梁俭便继续帮忙看着店,打发一下时间,也方便村民们买东西。因为习惯了供销小店以前的摆设,虽然已经陈旧了,但他并没有把店里重新装饰一遍,“看着舒服,不浪费那个钱。”

  老商店慢慢地成了一景

  梁俭说,目前村子里只有他一家小商店,但因为村子里人也不多,买东西的人并不多,有时候会有外面来玩的人路过,感到好奇就进小店看看。“好多人都已经不知道供销商店是什么了,他们看到店里的摆设会特别感兴趣,经常拍照。”

  时间长了,这家店也成了不少游客眼中的一景。梁俭喜欢用“它比你还大”来介绍他的小店,比如房子、柜台、货架、算盘、老式铁秤。

  他说房子是上世纪60年代建的,具体哪一年他已经忘了,“但一定比你还大,甚至比你父亲的年纪还要大。”

  柜台和货架是房子建好之前就有了,说话的时候他会用手摸着柜台已经发黑的木头,若有所思,“当时我来的时候就有了,时间太长木头都变样了,玻璃也划得不像样了。”

  他特别喜欢自己的那个算盘,他说这个算盘陪伴了他至少有五六十年了,虽然店里也有计算器,但他几乎不用。“计算器还要按加减乘除,算盘不用,直接打就行了,已经用了五六十年了,只有需要算乘法的时候我才会用计算器。”

  说话的间隙,有客人来店里买东西,收过钱后,他熟练地在算盘上噼噼啪啪算出金额,计算出需要找给客人多少钱,然后把算盘给客人看,之后便跟客人闲聊几句,内容是“今天干了什么,吃饭了吗,哪个烟好抽”一类的。

  梁俭也喜欢店里的老式铁秤,“这个秤比你还大,你看秤砣都生锈了,以前卖的东西很多都是散装的,像茶叶、花生米,有人来买,拿好放在秤上称一下就行了,价格我都知道,称完后用算盘算下钱,很快的。电子秤我不喜欢用,还要去按单价算总额,感觉不如这个快。”

供销老店里的老式铁秤
供销老店里的老式铁秤

  “哪天开不动了再关掉”

  守着这个老店,梁俭挺自豪,他特别愿意跟人介绍店里的小商品,他常会拿起一摞白纸说以前糊窗户的时候都需要这种白纸现在却都换成玻璃了,他还会拿起一双白色的胶鞋说以前这种鞋是多么流行现在却再也没有人穿了。

  说着说着他从柜台上拿起一双10厘米左右的鞋子说:“你可能都没有见过这种鞋,这双鞋比你还大,以前女人有裹脚的,这种小鞋是专门卖给她们穿的,后来裹脚的人没有了,这种鞋子也就没人买了,我一直把它放在店里面。”

  如今,梁俭的孩子都已经在城里生活,家里只有他和妻子,他们的小店一年到头都开着,有时候孩子们会回来,“他们从小就在这个环境里长大的,所以并没有什么感觉。”

  他心里明白虽然还叫供销商店,但现在的供销商店跟以前早就不一样了,“以前的供销社是国营的,是一级一级的,到村子里就是供销商店,那时是供销社给供销商店供货,现在的商店全是私人的了,也就还剩一个叫法。”

  梁俭说,像他这种保留了以前样式的供销小店现在几乎没有了,他打算一直开着,等哪天真的开不动了再关掉,现在开着还能给人留个记忆。

  说话间又有人来买东西,梁俭起身拿东西、算账、找钱,然后跟客人走到门口聊了起来,不时笑出声来。

  文/本报记者 李铁柱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编辑:于晓】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