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黄河古渡守渡人:坚守40载 渡人更是渡心

2016年11月29日 21:34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新华社太原11月29日新媒体专电 题:黄河古渡守渡人周二振:坚守40载 渡人更是渡心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马晓媛

  “40多年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63岁的周二振望着眼前的黄河水,陷入了沉思之中。那一年,他刚17岁,被村里召上船帮忙,从此便成了太阳渡这个千年古渡的守渡人。

  这一守,就是40多年。40多年来,他白日在黄河里行船渡人,不畏严寒酷暑、风吹日晒;夜里宿在岸边守船,听着风声水声,在寂寞中入睡。40多年来,他的船没出过一起事故,人们都说,坐二振的船放心。40多年来,他不知少收了多少张船票、救下了多少人……滔滔黄河,苍苍古渡,见证了周二振一生的坚守。

  “一上船,就是一辈子”

  初冬首场大雪过后,山西平陆黄河边的太阳渡口格外安静。住在河边的周二振夫妇起了个大早,开始清扫码头和船上的积雪。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唯有黄河水静静流淌,在太阳的照射下泛着粼粼波光。

  太阳渡位于平陆县城西,与河南三门峡市隔河相望,是个有着千年历史的黄河古渡口。如今,太阳渡已不复昔日商旅往来的繁华,特别是黄河大桥建起以后,这里仅作为方便附近村民出行的水上通道被保留下来。

  说起周二振与船的缘分,还要回到1970年,当时的生产队打造了三艘木船,除了日常南北摆渡外,还常与沿岸其他船只结成船队,上至潼关运公粮,下到三门拉石膏,为集体增加收入。正是年轻小伙的周二振被叫上船当起了下手。

  “当时真是没想到,这船一上就是一辈子。”周二振回忆说,到了80年代,生产队的船没了,可人还要过河,他心里放不下,咬牙揽下了这份差事。从木船到小铁船,再到如今载重15吨的钢质渡轮,周二振靠着微薄的经营收入,一干就是40多年。

  “世间三样苦,开船打铁磨豆腐。”跑船的苦,周二振感触最深。“冬天里河上寒风吹着,就算全身裹得严严实实,也免不了冻伤几个地方,夏天大日头晒着,一会儿一身汗,脚底被滚烫的船板烧得受不了。”

  比辛苦更难忍受的是孤独。太阳渡远离村镇,孤处岸边,白日里有车辆人流渡河,还能热闹一阵,到了夜里,只剩下河风和流水声,最难打发时间。周二振说,在岸边的守渡房盖好之前,他一直睡在船上,年长日久,练就了“听声辨人”的本事,光听上船的脚步声就能知道是谁来了。

  “坐二振的船,放心”

  凡是经常乘坐周二振船的人,都会由衷说一句:“坐二振的船,放心。”

  数十年的摆渡生涯,让周二振摸透了黄河的脾气。“漩涡似碗,容易搁浅;漩涡似筐,行船稳当;漩涡似蒲篮,必须细操船”“见北风起不能走,见活冰时不能过”,这些都是周二振总结的行船“秘诀”。

  太阳渡村的邓双荣与周二振年龄相仿,每个月都要去几次三门峡,跟村里其他人一样,二振的船是他首选的交通工具。“二振是村里的‘精细人’,心细,负责,走船几十年,从来没有出过一次事故,在远近村里都是有名的。”邓双荣说。

  在儿子周将军的眼里,父亲“视船如命”。“每天都要把船细细检查一遍,只要发现有啥毛病,不管大小,一定要修。”周将军说,别看父亲平时舍不得吃穿,要是修船,花再多钱也不皱眉头。

  “咱就是摆弄个船,每天要拉这么多人哩,这船每天是个啥样子,心里得有数,有啥毛病就得赶紧修,绝不能含糊。”在周二振看来,他不是“视船如命”,而是船就是命。

  平陆县交通局副局长杨云清对周二振的守规矩印象非常深刻。他还记得,有一次上级部门来视察,周二振坚持让每一个上船的人都穿上了救生衣,多大的干部都没能例外。他从此记住了这个名叫周二振的“倔老头儿”。

  “所有关于行船安全的规章制度,周二振一丝不苟遵守,从来没有违规违章过,也没有出过任何事故。能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杨云清说。

  渡船,渡人,渡心

  40多年来渡人过河,周二振几乎全年无休,即便是过年时也不例外。

  “大伙年前要办年货,年后要走亲戚、出去耍,过河的人比往日里还多哩,船更不能停。”他说,船就是路,停了大伙不方便。据当地海事部门介绍,太阳渡是山西唯一一个春节时仍通航的客运渡口。

  周二振渡船,从不计得失。有时赶上过河的人很少,船票钱连油钱都不够,他从无怨言,总是把人及时安全地送到对岸。过去没禁夜渡的时候,偶有人半夜遇急事来找,他也总是二话不说,翻身起来开船就走。

  40多年来,周二振始终坚持“七不收费”:70岁以上的老人不收费、10岁以下的孩子不收费、家庭条件不好的不收费、看病的患者不收费、伤残人员不收费、孤寡人员不收费、本村村民不收费。即便是2元的船票钱,也已经十几年都没有变过。

  常在水边的周二振还靠着一身好水性,救下了数不清的性命:不慎落水的学生、掉进冰窟窿的孩子、失恋跳水的青年……救人时,周二振总是第一个上前,没有半分犹豫;事后被救者要表示感谢,周二振也总是婉言谢绝,分文不取。

  有人问周二振:你图啥?他只是笑笑说,钱够花就行,要紧的是不亏自己的心。这个在黄河边守了近半个世纪的老人看得透彻:一川河水一条船,是渡人,更是渡心。

【编辑:高辰】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