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学教师质疑小学课文《尊严》为假课文

2017年04月06日 15:03 来源:浙江在线 参与互动 

  浙江在线4月6日讯(浙江在线 记者 郑文)“《尊严》可能是一篇假课文。”4月5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吴兆华告诉记者,她质疑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中《尊严》一文的真实性。

  吴兆华是在给上四年级的儿子听写生字的时候,翻到这篇文章的,《尊严》一文大意为:流浪到美国南加州的年轻难民执意用劳动换来食物,镇长杰克逊大叔很是赞赏,把女儿许配给他,预言他将会成功,因为他有尊严。这个难民便是石油大王哈默。

  “许配”这个带有浓厚中国民间传说色彩的词引起了吴兆华的注意,她在网上查阅了哈默的相关资料,结果让她很吃惊。“哈默1898年生于美国纽约,21岁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期间即接管其父的制药厂,经营有术,成为美国第一个大学生百万富翁。23岁哈默去红色苏联投资办厂,单一个铅笔厂就带来几百万美元的收入。30岁回美国,投资酿酒业和养牛业,均获得丰厚回报。58岁携第三任妻子迁往加州,投身石油生意,一跃成为石油大王。”

  “这样一个实业家,什么时候脸色苍白骨瘦如柴地逃难要饭?他的前两任妻子一个是俄国的女男爵,一个来自新泽西州,哪一个是南加州小镇镇长杰克逊大叔许配给他的?”吴兆华认为这很可能是一篇假课文,她把自己的想法如实告诉儿子,儿子非常吃惊地说怎么可以骗人呢!“作者与编辑的原意和出发点是好的,希望教给孩子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尊严。但这样无中生有信口雌黄的杜撰,又将知识和教材的尊严置于何地呢?”

  “同为孩子妈,我觉得吴老师说出了我们的心声。”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曹英慧告诉记者,她第一时间转发了吴兆华在朋友圈发出的质疑。她也有一个上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不过因为担心会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她并没有跟孩子明说课文有作假嫌疑。“小学语文课本不仅关系到语言启蒙与文化传承,还应该让孩子们感受到作者应该对自己的文字负责,不严谨的文字会影响孩子们以后的治学态度和对待文字的态度。”

  今年三月初,杭州市外语实验小学校长张敏质疑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中《爱迪生救妈妈》一文,掀起了一股语文教材“质疑潮”,引起全国广泛关注。

  3月21日晚,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官网发出《人民教育出版社关于小学语文教材有关问题的说明》,表示教育部已编写义务教育《语文》新教材,没有选用《爱迪生救妈妈》等有争议的文章。

  眼看新一波“质疑潮”又要掀起,不禁让人担忧,还有多少隐藏着的“虚假经典”没有被人发现?还有多少纯真的孩子被歪曲的历史误导?还有多少两难的教师在纠结该如何回答孩子们对真相的询问?

  正如两位母亲所担心的,语文教材之所以得到极大关注,是因为承载了社会各界颇高的期望。作为孩子们的母语教育,一套语文教材不仅包含了工具性的语言知识,而且承载了时代精神、文化传承、文学艺术乃至情感趣味等内涵。我们面临的是,一旦孩子们了解真相之后,会产生被欺骗的感觉,对学校教育失去信任,怀疑老师教授的真道理和正确的价值观。

  吴兆华告诉记者,她又翻阅了其他课文,发现多篇弘扬美德的文章都引用了国外的素材。“《中彩那天》一文,没说哪个国家,时间是二战前,从库伯大叔这名字看又是外国人。诚实、有尊严,这些美德怎么就只属于老外呢?哪怕生编硬造也要安到外国人身上。难道教育孩子这件事,必须得是外国人的言行事迹才能奏效?”她一连抛出几个问句。“美德不分中外,不是狭隘到非得教孩子中华传统美德不可。但这么生编硬造扯外国名人做虎皮,还是有点过了,反倒容易伤害我们的自信和尊严。”

【编辑:左盛丹】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