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通讯:祁连山区传统游牧民的“生态定居”

2017年04月15日 14: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甘肃张掖4月15日电 题:祁连山区传统游牧民的“生态定居”

  中新社记者 冯志军

  红褐色的烫卷短发,配上精致耳坠和华丽的藏袍,让46岁的王秀花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得多。告别了“逐水草而居”的传统游牧生活,在现代化城镇里定居的她对各种时尚都充满好奇,尤其对风靡内地的“广场舞”情有独钟。

 资料图:雪后的祁连山 王将 摄
资料图:雪后的祁连山 王将 摄

  在装修讲究的宽敞楼房里接受记者采访之前,王秀花执意要换上自己的藏族盛装,并端来热气腾腾的酥油茶,以示“对客人的敬重”。她笑言,这些华丽的服饰在草原上的节庆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

  从小与草原为伴“骑马牧羊”的情愫至今难以割舍,而对城市里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便捷同样无法“抗拒”。在王秀花眼里,二者交织的“碰撞”,即体现于她时尚与传统“混搭”的着装和打扮。

  2013年,祖辈在祁连山草场游牧的王秀花,随一大批牧民在甘肃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著名旅游景区马蹄寺乡定居。栋栋楼房、柏油马路和熙攘人群,让“忽然闲下来”的她特别惦念过去整日面对的草原、羊群。“草原很自由,房子旁边还可以种草种菜……”

  想家的时候,在当地旅游景区“打零工”的王秀花都要抽空去“草原的家”看一看。以“游客”身份的每一次回归,让她欣喜地发现“严重退化的草原正慢慢恢复它本来的模样”,现在草长得满满的,干涸的小溪又重现水流。

  草场严重退化,溪流干涸,水土流失加剧……作为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经过长期开发和人为破坏,生态亟待修复。东西总长800公里的祁连山,逾八成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减少人类活动,成为当地自然修复的重要途径之一。

  近年来,当地投资逾6亿元人民币,加快实施对裕固、藏、蒙古等游牧民集中定居和牧民异地搬迁工程,引导祁连山区1万多农牧民进行了易地搬迁和集中定居。不仅减轻了祁连山生态的承载压力,并使农牧民过上了现代生活。

  44岁的金德富笑言自己是马蹄寺乡为数不多率先“背叛”草原的藏人,因此还被草原上的家人和亲朋轮番批判。但离开草原后如鱼得水的滋润生活,逐渐改变了此前身边人的一些“偏见”,甚至有不少人效仿这种定居生活。

  在金德富百余平米的家里,囊括了各种先进家电和时尚家具,墙壁上悬挂的藏式图案和一些藏饰品,彰显着其现代生活里的“草原信仰”。

  “传统游牧民族离开草原是冒险的决定,但正是定居生活才救了母亲一命”,2011年起“弃牧经商”的金德富谈到草原和都市生活的对比时感慨颇多,“我的母亲近些年相继患急性阑尾炎和胆囊炎,如果在得不到及时救治的茫茫草原,只能听天由命;但在城镇里就不同,她现在很健康”。

  中共张掖市委书记毛生武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尽管游牧民的定居对祁连山生态恢复有积极的促进意义,但也不会“走极端”,如果牧民们都搬离祁连山区,今后谁来保护林区?“只要是在生态承载范围内,还是要尊重愿意留守的游牧民的选择。”(完)

【编辑:吉翔】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