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重庆高校教授破解学界60年难题 或利于缓解全球变暖

2017年05月25日 16: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重庆5月25日电 (陈植炜)记者25日从西南大学获悉,该校地理科学学院教授汤旭光在环境科学国际期刊《总体环境科学》发表了题为“气候变化及人类干扰下同龄林与异龄林碳水循环响应差异”的最新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发现者汤旭光教授。西南大学供图
研究成果发现者汤旭光教授。西南大学供图

  该研究成果对“同龄林与异龄林在何种管理模式下具有更高生产能力”这个学界争论了60年之久的问题给出了科学答案。研究将为优化森林经营管理模式、提高森林碳汇能力提供科学依据,其研究成果或有利于缓解全球变暖的世界难题。

  所谓固碳也叫碳封存,指的是增加除大气之外碳库中碳含量的措施,包括物理固碳和生物固碳。生物固碳就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生态系统的碳吸收和储存能力,从而减少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减缓全球变暖趋势。

  目前,推进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增加森林总量、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已成为中国构建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目标的战略任务之一。中国设立了在2020年增加4000万hm2(公顷,100hm2=1平方千米)人工林的国家林业战略目标,借助森林生物固碳功能,通过碳排放交易机制,履行碳排放大国温室气体减排义务。

  学界认为,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自然界功能最完善的资源库、生物基因库和水-碳-养分及能源储存调节库,在全球碳循环和调节气候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不同森林管理模式的碳汇能力差异显著,有关同龄林与异龄林相比,何种管理模式具有更高的生产能力争论了60余年,由于缺乏可信数据支持至今未能形成定论。

  汤旭光教授研究团队揭示了不同森林经营管理模式对森林碳汇潜力的影响规律。通过收集覆盖地中海气候、温带气候及寒带气候条件下的3个林龄序列14个通量站合计62站点的年数据实现测量数据的搜集。

【编辑:姜贞宇】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