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电报大楼一层的营业厅关门 业务窗口已搬迁

2017年06月16日 03:22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 

许多老“电报人”听到消息后前来探看并拍照留念。

  “东方红”的钟声绵延了半个多世纪,嘀嘀嗒嗒发电报的声音也伴随了大楼里的人们几十年。昨天,设于北京电报大楼一层的营业厅正式关门,唯一一个电报业务窗口也搬迁至复兴门内的北京长话大楼。消息传开后,很多退休员工都回来看看电报大楼,并合影留念。电报大楼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晨报记者,虽然业务窗口搬离,但发电报的师傅和电报机都继续在大楼里值守。

  鼎盛时每月发电报300万封

  “7193 1032 1129 2869 3602……北京电报大楼营业厅停止营业了,作为一个老电报人,只有以此纪念了。”一位老“电报人”在他的微博中如此写道。他还花了9块5给自己发了封电报以作留念。“吾于1982年入职北京电报局,目睹35年变迁,时代变革天翻地覆,无以言表,故以此纪念。”

  作为新中国第一个国内国际通信枢纽,北京电报大楼于1958年9月29日竣工。嘀嘀嗒嗒的发报声在大楼里响了几十年。鼎盛时期,大楼内彻夜灯火通明,每月从这里发出的电报达300万封。而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科技发展,发电报日渐寥落,仅剩一个营业窗口和三位发报员。

  长话大楼仍可继续发电报

  几天前,北京晨报记者听闻此事后便赶往电报大楼。一层营业厅内并不忙碌,整个大厅不过五六个业务窗口,顾客也不多。相比其他人,办理电报业务的工作人员看起来十分悠闲。她告诉记者,如今来发电报的人已特别少,有时候一天都没有一个顾客。“有的人心血来潮来发电报,也是图个新鲜好玩。”这么多年,发电报的价格一直没有涨过,都是1毛4一个字。

  昨日,记者再次探访电报大楼,营业厅已人去楼空,几个大门均已锁上。门口贴出了“敬告用户”通知:“现因电报大楼装修改造,电报大楼营业厅于6月15日关闭。营业厅所有业务将调至长话大楼营业厅。”

  有关负责人表示,虽然营业窗口搬迁至长话大楼,但电报机和三位发报员仍将坚守在电报大楼工作,市民可前往复兴门长话大楼办理发电报相关业务。

  老“电报人”希望大楼保留原名

  昨天,不少老“电报人”都回来看看自己工作过的地方,拍照留念。“我大学毕业后就在这儿工作,那时真是特别忙,我们能坐整整六个小时不起来上厕所。”一位女士回忆,当时每天面对的都是别人家里的“重大事情”,“那时候发电报不便宜,一般只有急事儿和大事儿才会来发电报。”由于电报业务是24小时经营,厅里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她在电报大楼里工作了近35年,后来因工作调动被调离营业厅。面对营业厅的搬迁,她充满伤感,“听说要重新装修了,就过来看看,也给自己留个念想。”

  年过七旬的张老太对电报大楼的印象更久远。电报大楼建成之时,她家就住在不远处,“当时我还是个中学生呢,电报大楼是当时北京的‘十大建筑’。”

  张老太自己也没想到后来会在这里上班,并见证了电报行业的鼎盛时期。“上世纪80年代,你要是从这楼下路过,听到的都是发报的声音。”她回忆,当时负责国际电报业务的有200多名员工,负责国内电报业务的有400多名员工,“投递员都有一百来人”。

  张老太印象最深的是电报大楼的钟声。“我们行政部门都是准点儿上班。上班钟声最后一声,我们就必须坐到位子上;下班时一听大钟响了第一声,就赶快冲出去。”因当时通讯还不发达,很多发往国外的祝贺信和文件都是从大楼里发出,作为大楼里的工作人员,张老太一直都很自豪。如今电报业务几近消失,她也并不沮丧,说是顺应了时代潮流,“但我希望不管过多久,不管以后用作什么用途,都一直能叫它电报大楼,让人们能知道那段历史。”

  北京晨报现场新闻

  记者 康佳 文并摄

  线索:辰先生

【编辑:罗攀】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