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泸沽湖渔民:住在水边的摩梭人

2017年09月24日 11: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泸沽湖渔民:住在水边的摩梭人
    渔民们走在去收网路上。 王磊 摄

  中新网盐源9月24日电(岳依桐 魏尧)早上6时,初升的太阳温柔地照耀着平静的泸沽湖,杨依左与同伴们纷纷打开自己的帐篷,往湖边走去。划船出湖,将头天放置好的渔网一点点收起,这些居住在泸沽湖畔的摩梭渔民们一边收网一边互相讨论着一天的收获。近日,记者走进了这群住在水边的摩梭人的生活。

  作为中国唯一仍存在的母系氏族,打鱼曾是摩梭人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虽然住在泸沽湖边,可渔民们的家却并不在这里。他们现在居住的地方是自己搭建的帐篷区,中间的大帐篷是他们的公共区域,平日里,渔民们在这里做饭、煮茶、聊天。大帐篷的周围遍布着星星点点的小帐篷,那就是他们的卧室。

渔民正在收网。 王磊 摄
渔民正在收网。 王磊 摄

  “除了休渔期以外,我们一年内大多数时间都住在这里。”带着黑色帽子的杨兵玛扎实介绍,“我们的渔网平均长达千米,每天早上6时开始收网,收完可能需要近两小时。然后再放网,一天的工作时间也就3个小时左右,还是很轻松的。”

  打鱼并不是渔民家庭的唯一收入来源,但对于已经打了30几年鱼的杨依左来说,这样的生活仿佛已经成为了习惯。“收获丰富的时候,每天都能卖几百元(人民币,下同)。一年下来,还是有几万元的收入,能够补贴一些家用。”杨依左告诉记者,渔民们每天一起做饭,一起谈天说地,日子也还是惬意。

渔民们正在大帐篷内聊天。 王磊 摄
渔民们正在大帐篷内聊天。 王磊 摄

  走进渔民们的大帐篷,记者看到一旁放着锅碗瓢盆等工具,还有新鲜的蔬菜。“我做的焖锅鱼非常好吃。”杨依左骄傲地笑着,“刚打上来的新鲜鲫鱼,配上小米椒和姜葱蒜,非常香,附近的居民都经常过来吃鱼。”

  泸沽湖里的鱼类以鲫鱼和鲤鱼为主,打起来的鱼渔民们可以卖给当地居民和游客。身穿牛仔外套的杨次丁告诉记者,“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现在的鱼越来越好卖,以前都要去云南那边卖鱼,来回至少需要3个小时。现在很多人直接在湖边等着,打上来了就买走了。”杨次丁笑着说,20年前只能卖几块钱一斤的鱼,现在可以卖十几元。“工作比原来轻松了,收入也高多了。”

  家住泸沽湖镇的王强一早便开车来到湖边,等待购买新鲜的鲫鱼。“这些新打起来的鱼非常新鲜,想吃鱼的时候,我们就会过来买。买回去炖汤,味道很鲜美。”

  接过王强挑选的鱼,杨次丁转身拿起挂在树上的秤进行称重。“一共3斤,一斤15元,总共45元。”阳光洒在杨次丁黝黑的脸庞上,投映出一道阴影。“下次又来买哦。”这位摩梭汉子露出了憨厚的笑容。(完)

【编辑:史建磊】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