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柴达木盆地扶贫干部的“扶贫路”

2017年10月19日 19: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柴达木盆地扶贫干部的“扶贫路”
    图为杨明军(右一)走访贫困户,与贫困村民交流。(资料图) 钟欣 摄

  中新网西宁10月19日电 题:(我这五年)柴达木盆地扶贫干部的“扶贫路”

  作者 孙睿

  忆起扶贫工作,杨明军能想到的、能看到的,不仅是贫困大众辛劳的背影,感激的泪光,也有他感动的敬仰。

  41岁的杨明军是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扶贫开发办公室的一名扶贫干部,通过五年来的扶贫攻坚,杨明军所帮扶的贫困群众如今一一脱贫“摘帽”。

  乌兰县是海西州的高原生态农牧业示范基地,柴达木福牛、柴达木枸杞、茶卡羊等特色农牧产业发展迅速,吸引了企业前来投资,奠定了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发展的根基。

  杨明军向中新网记者介绍:“以往的资金和项目,都是征求贫困户的意见,选择他们擅长的养殖、种植业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手段,进行项目实施,但是受到自身能力、市场因素等各方面的原因,收入甚微……产业扶贫怎么开展?政府在产业扶贫工作中如何引导产业发展的方向?实施怎样的扶贫项目才能保证贫困百姓的持续增收?那段时间里,成为了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主要问题。”

  村民闫国祝是当年乌兰县赛纳村的贫困户之一,该村是2003年从海东互助县移民至乌兰县的农业村,共计贫困人口共18户62人。“刚搬迁落户时,我们全家三口人就靠着家里那6亩地生活着呢,不时还把地租出去,每年不到1000元的土地租金,平时再和老伴到处给人打零工,一年算下来全家收入也就七千元钱。”闫国祝说,后面通过杨明军干部的帮助,他和老伴在村子附近的枸杞种植企业打工,儿子也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如今家里人均可支配收入每月接近7000元,2016年底,成为村里第一个申请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杨明军说,为全力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2016年建成投产的乌兰县茶卡扶贫产业园是海西州唯一一家扶贫产业园,产业园以“扶贫项目资金入股+专合社经营管理+贫困户年底分红”的模式,实现了能人带穷人,资本变股金,构建贫困户稳定增收长效机制,使贫困村脱掉了“贫困帽”,率先开辟了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新途径,对全县实施产业扶贫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乌兰县铜普镇都兰河村,政府帮助当地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从事特色茶卡热敷盐包装,以每袋2元的价格支付给贫困户,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增收。

  “我们有时间就过来装,一个月能挣到3000多元钱,家里的生活条件也改善了。”乌兰县铜普镇都兰河村村民甘玉英。

  杨明军告诉中新网记者:“去年年底,该县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经过海西州第三方的评估,全县403户贫困户、1093名贫困人口脱贫摘帽的条件已经达到,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完)

【编辑:李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