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泸州千年民俗:九月九酿“重阳酒”

2017年10月27日 19: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泸州千年民俗:九月九酿“重阳酒”
    韩进先在老伴儿的帮助下将蒸熟的糯米倒入筲箕,准备摊凉。 杨涛 摄

  中新网泸州10月27日电(邹立杨 杨涛 陶文斯)“要完全摊凉至冷才能拌麯药,否则酿制的重阳酒就不甜。”27日,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棉花坡镇高洞村韩进先的家里,老伴儿在帮着撒麯药,她不停地翻动搅拌蒸熟的糯米。每年,韩进先与老伴都为儿孙后辈酿制醪糟酒,也称“重阳酒”。

  “年年有个九月九,杜康造美酒;九月重阳好蒸酒,这缸还比那缸甜,那缸还比这缸香;重阳蒸酒,香甜可口……”在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的农村,关于重阳酿酒的民谣很多。在重阳前后,每个农家以糯米为原料,经过浸泡、甑蒸、摊凉、拌药、发酵等传统技法,再佐以冰糖、菊花调制,蒸制醪糟酒,也名“重阳酒”。

韩进先把蒸熟的糯米在筲箕中进行摊凉。 杨涛 摄
韩进先把蒸熟的糯米在筲箕中进行摊凉。 杨涛 摄

  “小的时候,每年重阳母亲酿酒,自己帮着烧火、撒麯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韩进先也不知道重阳酒蒸制了多久,自己从小就跟着外婆和母亲学会蒸制重阳酒的。以前儿孙小的时候,也给自己打下手,现在儿孙大了,有了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只剩下自己的老伴帮着打下手——烧火、撒麯药。

  “一颗麯子五斤米有点少,两颗麯子8斤米又有点多。”韩进先也说不清楚每斤糯米该放多少麯药,只有凭多年的蒸制经验。

  韩进先把拌好麯药的熟糯米装进缸钵,摁平后再在上面撒了些麯药,然后把缸钵小心翼翼地把缸钵放在垫了衣物、棉絮的柜子中。柜子是韩进先的嫁妆,每年酿制重阳酒,木柜就成了恒温的“窖池”。

韩进先往摊凉的糯米中撒凉开水。 陶文斯 摄
韩进先往摊凉的糯米中撒凉开水。 陶文斯 摄

  “女儿和儿媳妇虽然都已经学会酿制了,只是没有时间蒸酿。”韩进先已经71岁了,自己也不知道还能给子女儿孙们酿制多少。“发酵三天就行了,发酵好后,在里面添加冰糖保存,可以存放一年。”韩进先抱着一个略显红色的罐子,里面是去年的酿制的“重阳酒”,掀开盖子,一股淡淡的酒香飘出。(完)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