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云南腾冲从极边之地到文明之城:包容、传承、开放

2017年11月20日 11: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云南腾冲从极边之地到文明之城:包容、传承、开放
    云南腾冲城全貌。 缪超 摄

  中新网腾冲11月20日电(叶娟 保旭 缪超 陈静)近日,一场国际马拉松在位于中缅边境的云南腾冲市举行,吸引了来自各地的选手参赛。再加之正迎来当地的旅游旺季,多少让腾冲这个县级市应接不暇。

  腾冲,与缅甸接壤,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重镇,特殊的区位优势,让腾冲被称为“极边第一城”,也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多元文化:中原文化与边地文化在此交融、走夷方而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高黎贡山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火山温泉旅游资源交相辉映。

  如今,腾冲又多了一个名号——“全国文明城市”。这个中国目前含金量最高的城市荣耀,再一次将腾冲文化推荐给世人,它源自历史,传承于当下,也将影响未来,它就是“包容、传承、开放”。

  记者近日探访云南腾冲,试图通过这朵盛开在祖国西南边陲的“文明之花”,寻找出边疆城市发展的“魂”。

传承人在制作腾冲油纸伞。 缪超 摄
传承人在制作腾冲油纸伞。 缪超 摄

  包容

  为了赶上再过3个月就要到来的春节,作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郑加奖穿上一套迷彩服,加紧自家的新房建设。

  郑加奖是腾冲荥阳村村民,祖辈一直是制伞为生。郑加奖从家谱和父亲口中得知,自家在当地制伞已有300余年历史。

  而现在,郑加奖和90岁高龄的父亲都是当地传统手工制作油纸伞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依然坚持制伞,只是靠这门手艺挣的钱已经不够养活一家。

  听郑加奖介绍,他家这项技艺源于中原,从四川沿着南方丝绸之路传入云南。让人意外的是,这项手艺一度让这个小村子小有名气,而且到现在这门手艺也没遗失。

  腾冲大力发展旅游业,在市区打造了一条“非遗街”。郑加奖在“非遗街”开设一间油纸伞店面,他冀望旅游能让更多人喜欢油纸伞,了解油纸伞传统制作技艺。

  和油纸伞一样,皮影戏、千层底鞋底、陶艺无不透露着中原文化的气息,却又交融着边地文化。腾冲的手工鞋底会加入松叶、陶艺延伸出当地火山石工艺品。就连腾冲的饮食也十分交融,有锅子、松花糕等中原名菜,也有马帮肉、辣螃蟹这种边地小吃。

  在和顺古镇,中西合璧的建筑随处可见。最为典型莫过于“和顺图书馆”,这是华侨为发展故乡文化教育而捐资修建的图书馆,其大门为西洋风格的墙壁,搭配中式木门与由胡适先生题词的牌匾,图书馆主体建筑为一栋中式的木结构精致小楼。距离和顺图书馆不远处,和顺古镇民居建筑代表“湾楼子”藏匿在小巷中,“湾楼子”居室门窗选用名贵楸木,浮雕寓意福禄寿喜财,后花园中的铁窗花样则又是西洋风格。

  这些多元文化源于腾冲独特的区位优势,源于马帮。中原文化、边地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在此共融衍生。

腾冲和顺图书馆。 缪超 摄
腾冲和顺图书馆。 缪超 摄

  传承

  古朴雅致,窗明几净,这是腾冲和顺图书馆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很难想象,中国西南边境线上,竟有全国建馆历史最长的乡村级图书馆——和顺图书馆。

  该馆副馆长尹以耀向记者介绍称,图书馆创办于1928年,藏书8万余册,其中古籍、珍本1万多册,由当地华侨为振兴家乡文化而捐资创办。“至今,借阅室、阅览室至今仍对乡民与旅客开放。”

  曾经通过“走夷方”,成就了腾冲一大批巨贾富商。富裕起来的腾冲人,在腾冲设立图书馆、开办私塾,从中原请先生来教授四书五经、数学等,且男孩女孩都要读书。

  耄耋老人李坤拨(84岁)是最好的例子。曾是大家闺秀的她,对记者说起小时候读书的场景仍激动不已:“每天早晨,哥哥们挑水,姐妹们擦窗户、抹桌椅,然后一起上私塾。哥哥们下午还要补英语、缅语,为以后去缅甸经商做准备。”

  “在腾冲和顺古镇,几乎所有老人都识字!”李坤拨说,令记者惊讶不已。

  自古崇教尚儒,人文蔚然,已刻录入腾冲人“基因”里,孕育出中国西南边境县上最大的汉文化“飞地”。记者在边地腾冲体会到了浓郁汉文化:文庙、文昌宫……过年时,每家每户的春联都是自己写。

  至今,腾冲人亦商、亦儒、亦农。现代教育发展良好,“现在的腾冲县第一中学在云南省排入前十名,就是证明。”尹以耀说。

  在腾冲城郊,每天有大批参观者集聚滇西抗战纪念馆门前,等待进入。纪念馆内,参观者安静地了解完历史后,再转入纪念馆东侧的国殇墓园,祭奠远征军英灵。走出园者,无不凝重。

参观者参观滇西抗战纪念馆。 缪超 摄
参观者参观滇西抗战纪念馆。 缪超 摄

  滇西抗战纪念馆、国殇墓园矗立于腾冲,告诉世人,这是一座“英雄之城”。

  导游熊津是位秀丽的腾冲姑娘,她与大多腾冲人一样,亦有亲人是抗战老兵,埋葬于国殇墓园。“腾冲经历过惨烈的战争,我们珍视和平。”

  二战时,腾冲一度被日军占领,在激烈的反攻战中,又沦为焦土。“当时,腾冲找不到一片可遮雨的屋顶。付出极为惨重伤亡后,腾冲成为中国沦陷区第一个光复的县城。战后,腾冲人第一件事不是修复家园,而是集资修建国殇墓园。”熊津说。

  经历过战争,腾冲人倍加珍视现在和平与安居乐业的生活。如今,记者在腾冲看市民爱护环境卫生、不闯红灯、自觉排队、车辆礼让行人,整个城市秩序井然。

  在腾冲翡翠街,记者曾进入一家玉石翡翠店铺,没发现商店中竟无一人看管价值从几百元到上百万元的翡翠玉石。记者在店里等待半小时后,店主人才姗姗来迟。

  翡翠街上,玉石商们竟将价值不菲的翡翠玉石“摆地摊”售卖,丝毫不担心被抢劫偷窃。

  腾冲县新华乡境内居住着阿昌族民众。阿昌族是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他们的村落依山而建,村落周围环境保持良好,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一位长期研究阿昌族文化的学者告诉记者,阿昌族信奉神灵,也代表了他们对自然的崇拜。他们的“山水生态观”也延续至今。

  腾冲境内自然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在腾冲体现得十分明显。境内的高黎贡山被誉为“大地的缝合线”,是云南乃至全国的生物资源保库。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旅游开发并行,腾冲提出将配合保山市统一规划,将高黎贡山打造成为“东方黄石公园”。

云南著名侨乡腾冲和顺古镇。 缪超 摄
云南著名侨乡腾冲和顺古镇。 缪超 摄

  开放

  云南腾药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腾药)总经理李筱琳是一位远征军军医的后人。虽然没能当上医生,却在药企工作了40年。

  腾药前身是马帮驼来的“药王宫”。经过历史的洗礼,目前已是当地知名的民族品牌。

  李筱琳介绍,依托“一带一路”建设,“腾药”开拓海外市场取得初步成效。2016年在越南实现销售收入达153万美元,今年腾药首次获得了香港商标注册证书,并且已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柬埔寨、老挝、新加坡等东南亚国申请注册保护。

  近年来,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地处中国西南边境的腾冲,又迎来“新时代”的机遇。

  2016年5月,随着全长2474.5米,主跨长1196米,桥面至江面高295米的龙江特大桥建成,标志着保山到腾冲的高速公路全线贯通,结束腾冲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

  通过高速公路,向东连接昆明,进而接入中国高度发达的高速公路网;向西,通往中缅边境候桥口岸,与缅甸、印度相连。腾冲借此成功融入“一带一路”,对构建中国面向南亚陆上大通道,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腾冲城内的“马帮”群体雕塑。 缪超 摄
腾冲城内的“马帮”群体雕塑。 缪超 摄

  腾冲修通高速公路后,当地旅游呈现爆发式增长。“2016年,腾冲共接待游客106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18亿元。截至2017年10月,今年共接待游客1126.1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0.33亿元,同比分别增32.8%、43.7%。”腾冲市旅游发展局副局长姜家邦介绍。

  在时机与地理优势之外,腾冲的开放还兼具“人和”。

  腾冲是云南著名侨乡,有约35万华侨华人遍布世界24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腾冲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打好“侨乡侨情”牌,增强华侨华人对祖国的认同感,让更多华侨华人在“一带一路”中为腾冲当地经济发展出力、出资、出智。

  腾冲在经历过南方丝绸之路的繁华、二战的洗礼后,又一次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不论是“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民族团结示范区”、“生态文明排头兵”的建设,还是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腾冲的作为都值得期待。

  在近日举行的全国文明城市表彰大会上,腾冲市委书记赵碧原作为代表发言。他介绍,近两年腾冲市生产总值年均增10%,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腾冲从经济指标到人民收入,从硬件建设到公共设施,从人居环境到道路交通,从文化娱乐到精神生活都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城市发展更加美好。

  赵碧原称,腾冲将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不忘初心,把“新时代”的新风尚切实转化为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完)

【编辑:吉翔】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