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留守女孩最快乐时光:每周挤3小时公交车见妈妈

2018年05月29日 10:41 来源:重庆晨报 参与互动 

  每周挤3小时公交车见妈妈 是12岁留守女孩最快乐的时光

  周五,最后一节自习课!下课铃还有5分钟,坐在后排的林美媛已悄悄收拾好书包,只等铃声一响,就第一个冲出教室。从西彭三小乘437路到帽合,再从帽合乘217路到花卉园,然后从花卉园乘879路到龙山中学……林美媛回家的路超过3小时,但每逢周五的这个下午,挤公交回家仍是她最快乐的时光。

可爱的学生们。 上游新闻记者 罗伟 邹飞 摄
可爱的学生们。 上游新闻记者 罗伟 邹飞 摄

  妈妈就在主城,今年12岁的林美媛却被“留守”了,一“寄宿”就是6年。

  6年前,九龙坡区唯一的寄宿制小学西彭三小有200个寄宿孩子,如今,从200个减少到45个。对于一所寄宿制小学,学校最大的愿望是——希望孩子能回到父母身边!

  6岁时开始“寄宿”生活

  6年前的记忆,林美媛已有些模糊。

  她只记得当时妈妈带着她坐一辆能把屁股“抖”得发麻的小三轮,回到小时候曾经生活过的西彭镇。因为爸爸在四川上班,妈妈在主城上班,和外公外婆生活的美媛多了一个身份——“留守儿童”。

  最初,幼儿园、学前班,妈妈坚持把美媛留在了身边。但小学,是一道无论如何迈不过去的坎!“到哪里才能给孩子找一个在主城上学的地方?”最后,在距渝北的租赁房大约50公里的老家西彭镇,美媛妈妈找到了九龙坡区唯一一所寄宿制小学——西彭三小。

  西彭三小教务处主任陈春霞介绍,2007年7月,西彭三小建成九龙坡区西部首批寄宿制小学校,教师宿舍改建成“阳光公寓”。

  2012年,美媛上一年级当年,西彭三小600多个孩子中有200个选择寄宿。其实,美媛妈妈也会懊恼和纠结,每月辛苦挣两三千块钱,让孩子“留守”,到底值不值得?

  6岁的林美媛开始了“寄宿”生活。开学那天,美媛妈妈把学校转了个遍:6个孩子一间宿舍,有空调、洗衣机;早餐有鸡蛋、稀饭、包子、馒头;每天早上6点10分起床,晚上8点半睡觉;还有老师管着学习、生活……美媛妈妈感觉:比在家都强!

  可孩子想家了怎么办?“那就让老师帮忙,给家里打电话!”美媛妈妈想,就像刚上幼儿园那会儿,反正是要哭的,但哭一哭就好了,最多一个月就适应了。

  但孤独的心灵,爸妈又知道多少?

  宿舍流行“大带小搭配”

  如今,12岁的林美媛早已习惯了寄宿的生活。

  清晨6点10分是起床时间,叠好被子、收拾物品,快速扎起一头长发,林美媛一边扫地,一边哄着、催促着下铺的小伙伴赶紧起床,“小懒猪,太阳都晒屁股了,快起床了!”

  6个人一间的宿舍“大带小搭配”,大的离开了,小的又住进来。“家”门口,“葵花小筑”的名字,还是之前林美媛和几个大点的孩子一起取的,她们希望自己像花儿一样,在阳光下绽放!

  一转眼,林美媛成了最大的孩子。

  林美媛的下铺住的是个一年级的小姑娘,有点爱哭、也有点赖床。有时候,小姑娘不起床,林美媛就催促着她起来;有时候,小姑娘不会洗脸、梳头,宿舍里几个大点的姑娘都会来帮忙。还有的时候,小姑娘一个人想家哭起来,一屋子的人也都跟着哭起来……

  上周三,中建三局房地产公司西南分公司的志愿者们来到西彭三小和孩子们提前过儿童节,孩子们收到了一份专属自己的“心愿礼物”。林美媛收到的是用礼物袋装好的书籍。

  “开心吗?”志愿者问孩子们。

  林美媛礼貌地点点头;刘书豪小心翼翼、舍不得拆开包装盒;一年级的柳眉紧紧抱住怀里的芭比娃娃……但说到父母,孩子们的脸上看不出太多的表情,话少了许多,对于父母的“缺位”,很多孩子选择理解,“他们是为了让我有更好的生活。”

  今年53岁的宿管老师刘学梅,是“阳光公寓”唯一的生活老师,也是西彭镇孩子最多的“妈妈”。

  在刘学梅眼里,寄宿学生更独立,生活能力更强,也更乐于帮助别人。每天清晨,刘学梅一间屋、一间屋地叫孩子们起床,忙不过来,都是大点的孩子帮着小点的孩子,帮忙铺床、叠被子、洗脸……每天三餐、做操、看电视,也都是大点的带着小点的孩子。

  3小时回家路和一个心愿

  怎样才快乐?对于12岁的林美媛来说,回家,是一周里最快乐的事情!

  周五下午4:30,下课铃刚一响起,林美媛便飞奔出教室,从西彭三小到帽合的437路半小时一班,她必须赶在最前面,才能保证顺利乘上最近的一班公交车。从西彭三小乘437路到帽合,再从帽合乘217路到花卉园,然后从花卉园乘879路到龙山中学……回家的路超过3小时。

  其实,高高兴兴地回家,有时也会觉得没学校好玩。而一般情况下,和妈妈吃过一周当中最丰盛的晚餐后,妈妈开始洗碗、做家务,她看看电视,就要各自睡觉了。第二天,妈妈上班了,家里又只剩下她一个人。

  最难过的是周末下午,一个人乘公交车回学校的路上,相伴的常常是无声的泪水。

  “而有的孩子,即使到了周末也不愿意回家。”陈春霞介绍,有的父母长期不在家,还有的爷爷奶奶也在务工,孩子回家也没人管,无规律。

  林美媛告诉记者:她马上就要升初中了,初中她考了龙山中学,到那时回家就近了!这是她最大的愿望!

  电话、视频成亲情连线

  作为一所寄宿制小学,西彭三小相关负责人经常被问道,“孩子想爸妈了怎么办?”事实上,在西彭三小,多媒体教室、现代化教具一应俱全,如果孩子想爸妈了,可以找老师帮助,给父母打电话,电脑室也安装了摄像头,孩子可以和父母视频聊天。

  缓解对父母的思念,电话、视频,这也是一种亲情的连线。

  而为了让这种来自心灵的“连线”常态化,让孩子因为亲情的感染更加快乐,每逢节假日,学校都会举行各种游戏、活动。从2007年至今,每年12月的第四个星期,就是学校每年一度的“留守儿童关爱周”;老师也鼓励孩子们给父母写一封信、打一个电话、画一幅画,来促进父母和孩子都不擅长的沟通问题;而通过收集心愿,布置心愿墙,在活动中满足孩子们的各种愿望……

  从2013年开始,西彭三小就着手学生心理辅导,派老师到西南大学等高校参加心理方面的培训。同时,通过游戏、体验,家长课堂、亲子课堂等,对家长进行全校、分年级培训。

  数字在减少,让人高兴

  让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问题。据介绍,2010—2013年,是学校寄宿生最多的时候,三层楼的“阳光公寓”住了200个孩子。经过几年努力,目前寄宿学生减少到45个。

  这位负责人分析,这个数字的减少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城市化战略、工业园区的建设,当地人口迁往镇上,深处农村的生源在减少;二是国家和政府多措并举,助推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村通了公路,公交车开进农村,不少家庭还买了轿车接送孩子上学放学。

  但真正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必须让家长留在孩子身边!

  这位负责人说,上学期,他在学校举办讲座时,就有位妈妈找到了他,说:“每次打电话,孩子都说和她没话说,自己辛辛苦苦打拼都是为了孩子,这让她觉得很伤心。”

  换位思考,家长很久回来一次,父母不了解孩子,孩子也不了解父母,那么,你们之间的桥梁在哪里?除了血缘,父母和孩子没有共同的语言,没有共同的东西来沟通,久而久之,亲情必然会淡漠。

  情感的缺位,往往让更多的家长希望通过物质“补偿”,这也是留守儿童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些孩子,挫折教育就尤为重要,“有的孩子胆小,你就要培养他勇敢和坚强;有的孩子自卑,你就要教会他接纳和微笑……”(文内孩子为化名)

  全市22万留守儿童 基本消除无人监护

  针对留守儿童问题,重庆在过去一年全面落实关爱保护政策,制定印发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两单两书”,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帮助3777名留守儿童登记落户,437名留守儿童返校复学,22万留守儿童基本消除无人监护现象。

  在九龙坡区,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二季度底,全区农村留守儿童255人,较上季度减少6人。

  九龙坡区通过联合镇街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入户调查,逐项核实留守儿童数据,为每一名留守儿童建立基础信息档案册,全面掌握全区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布状况、特征信息等基本情况,做到人员底数清、家庭情况明。

  在渝北区,通过多方联动,区妇联主动对接民政、教育、公安等部门,信息共享、统筹联动,及时协调解决农村留守儿童保障政策落实、生存发展等方面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

  从源头上减少儿童留守现象

  重庆儿童救助基金会副理事长李新慧介绍,关爱和保护留守儿童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各方形成良性互动,发挥合力。他们一直在呼吁,不能把孩子丢给老人,要让家长认识到陪伴和关爱对于孩子成长、发展的影响,让家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把孩子带在身边。

  今年春节,开州区大量外出务工父母回家过年之际,区妇联联合区教委、区关工委、区群团活动中心在全区开展关爱留守儿童之“让爱回家·陪伴成长”主题活动。围绕“陪伴”主题开展座谈会,家长沙龙、亲子互动,倾听儿童说说心里话等一系列活动,就是希望家长深刻理解陪伴在不同阶段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父母没办法返乡的,怎么办?渝北区提出“源头治理,减少留守”。各级妇联组织会及时与农村留守儿童外出务工父母取得联系,督促家长担负起法定义务和责任。

  同时,大力开展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女性创业循环金等政策宣传,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组织女性创业项目参加市妇联、市人社局举办的“渝创渝新创业有她”女性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女性微企创业者联盟、餐饮住宿行业协会妇联、辖区大型家政企业参加全区“春风行动”招聘会,吸引农民工返乡就业,从源头减少儿童留守现象。本版文/记者顾小娟

【编辑:张燕玲】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