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与高“烤”战斗——探访银川机场那些最美的身影

2018年07月28日 18: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与高“烤”战斗——探访银川机场那些最美的身影
    装卸队是机坪上消耗体力最大的工作之一,正在卸行李的刘勇峰和刘小涛已经满身大汗。 王畅 摄

  中新网银川7月28日电 (于翔 李佩珊)7月中旬以后,全国气温持续攀升,银川市气象台接连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银川河东国际机场的工作人员在地表超过60摄氏度的高温下,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挥洒汗水,保障飞机安全起降。

  7月28日,记者走进冷气充足的银川机场T3航站楼,看到匆忙的旅客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有序地办理着乘机手续。殊不知,一墙之隔的停机坪在烈日下毫无遮挡,甚至可以看到发动机喷出的滚滚热浪,那里有一群人正在接受烈日下的考验。

烈日下,刘永帅正在引导一架飞机入位。 王畅 摄
烈日下,刘永帅正在引导一架飞机入位。 王畅 摄
银川连续多天高温,刚刚降落的飞机发动机尾喷管处温度高达300多度。 王畅 摄
银川连续多天高温,刚刚降落的飞机发动机尾喷管处温度高达300多度。 王畅 摄

  下午2时,一架成都到银川的航班缓缓入位,机务樊海生开始例行检查。记者跟着樊海生随手检测了发动机尾喷口的温度,高达300多摄氏度。“如果飞机刚降落,温度会更高,这是机务尤其要小心避开的高温区域之一。”樊海生告诉记者。“机腹外壳温度有100度左右,发动机尾喷噪音也超过了90分贝,但为了听清发动机声音是否正常,必须要忍受高温和噪音。”

  虽然天气炎热,但樊海生却穿了长袖长裤和一双包裹严密、鞋底厚实的工作鞋。“因为机坪上工作时间长,脚底很烫,必须穿厚一点的鞋。”樊海生一边解释一边俯身到飞机下开始例行检查。

机务樊海生正检查前起落架舱,确认液压管路是否有渗漏。 王畅 摄
机务樊海生正检查前起落架舱,确认液压管路是否有渗漏。 王畅 摄
航站楼管理部行李班组的蔺海龙正在检查行李分拣系统。 王畅 摄
航站楼管理部行李班组的蔺海龙正在检查行李分拣系统。 王畅 摄

  伴随耳边一阵轰鸣,在距离樊海生不远的10号机位上,又一架飞机安全降落。伴随着飞机降落的,还有一位正举着指挥棒的工作人员刘永帅。据刘永帅介绍,地面服务部机务工程队班组共12人,每天保障大约110架次的安全起降。“早上5点上岗,晚上12点下岗,如果遇上飞机延误,上班到凌晨2、3点也很正常。”刘永帅说,“我们的工作时段是飞机降落前半小时,到飞机起飞后;中间含上检修的时间,完成一架飞机的检修等,大概需要1个小时。”

  下午4时,地面温度持续攀升。随着行李托车的缓缓启动,一架刚刚从北京飞来的航班结束例行检查,装卸员刘勇峰、刘小涛已在货舱口准备就绪,将旅客的行李一件一件整齐码放到行李车中。

  货物装卸是炙热的停机坪上体能消耗最大的工作之一。一架航班进港后,需要工作人员在二十分钟之内将近两百件行李全部卸载装车,通过分拣中心的传送带送到旅客手里。而他们又要赶去下一趟航班继续行李装机工作。据介绍,普通旅客的行李箱是装卸最轻松的货物,每批次超过100个的邮政大包均超过20公斤,十分考验工作人员。一天下来,刘勇峰、刘小涛需要参与约20多架飞机的货邮装卸工作,搬运货物总重超过10吨。

行李班组工作人员正在通过监控屏幕检查行李分拣工作。 王畅 摄
行李班组工作人员正在通过监控屏幕检查行李分拣工作。 王畅 摄

  不到20分钟,被装卸员码在行李拖车的行李已安全抵达被戏称为“地牢”行李分拣中心。记者跟着工作人员来到了行李运控室,看着几位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进行检查。行李班组长韩茂斋告诉记者,行李班组每天工作近20个小时,必须实时进行设施设备的常规巡视、流程检查、设备维护。

  记者跟着工作人员蔺海龙登上行李分拣系统进行了一次例行检查,一圈下来,每个人都是大汗淋漓。“为了适应每天近3万步的巡视和夜航后高强度的检修任务,我们这儿的每个人都身体很棒。”蔺海龙打趣地说。

  直到记者离开,航站楼内外依然繁忙。

  衣服一次次被汗水浸透,又靠身体的热量烘干。为了每架飞机和每名乘客的安全,银川河东国际机场的工作人员,在高温难耐的室外,默默地谱写着属于自己的劳动赞歌。

  据机场管理人员介绍,除为室外辛勤工作的职工发放高温补贴外,民航西北管理局、西部机场集团也已为他们送去了防晒帽、冰袖、水杯、清凉饮品等满满的“夏日清凉”。

  眼下,中伏来临,对于每一位银川河东国际机场的工作人员而言,高“烤”战斗才刚刚开始。(完)

【编辑:刘湃】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