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华龙舟要“划”向世界

2018年09月12日 08:35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 

  中华龙舟要“划”向世界

  亚运烽火刚刚烟消云散,中华龙舟大赛随即战火重燃,千帆竞渡百舸争流。

  中华龙舟大赛南京六合站于9月8日至9日举行,本次赛事是中华龙舟大赛的其中一站,共设置15个单项的争夺。最终,南京六合金牛湖队和凯里实验高中队分别收获公开混合组和青少年女子组的大满贯,成为本站的最大赢家。

  在水平最高的职业男子组争夺中,刚刚从亚运会归来的乐从罗浮宫队连夺100米、200米的两项冠军,眉山市启明星队摘得500米的金牌。乐从罗浮宫主教练潘广德赛后坦言,“目前国内龙舟运动发展风起云涌,顶尖队伍之间的水平非常接近,队员的状态和管理上的细节往往会决定比赛最终的输赢。”

  青少年组出现大“黑马”,首次参加中华龙舟大赛的凯里实验高中队出人意料地包揽女子组100米、200米和500米的三项冠军,成为最大赢家。另一支老牌劲旅聊城大学队在男子组收获两金一银,公开混合组则成为东道主队伍的舞台,六合金牛湖队也实现了包揽。

  赛后,中国龙舟协会秘书长余汉桥表示,在刚刚结束的亚运会上,龙舟队取得两金两银的成绩,这个成绩和中华龙舟大赛以及地方政府的支持密不可分,中华龙舟大赛对于中国龙舟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前不久刚刚落幕的雅加达亚运会上,中国队在龙舟项目上分别夺得男、女200米竞速的金牌和男、女500米竞速的银牌。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龙舟在亚运赛场劈波斩浪,我国体育健儿齐心协力争金夺银,也让国人倍感自豪。

  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差距,这样才有利于中华龙舟运动的长远发展。

  在亚运赛场上,中国龙舟队在男子1000米竞速决赛中,以4分37秒217仅排名第四,前三名分别被中国台北队、印度尼西亚队、朝韩联队夺走。坦率地说,中国龙舟队在100米、200米、500米等短距离项目上有一定的优势,但在长距离项目上还有不小的进步空间。

  龙舟的长距离项目,一直以来是欧美国家占据优势。去年底,在云南昆明举行的第13届世界龙舟锦标赛上,中国龙舟队摘得混合精英组1000米直道赛的金牌,拼下了中国龙舟队在长距离项目上的首枚金牌,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现在,中国龙舟处于亚洲领头羊的位置,特别是短距离项目具备十足的优势,但是也必须取长补短,让长距离项目强大起来,唯有这样才能不断实现跨越,引领世界龙舟发展的潮流。

  至于,缘何长距离项目不行?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中国龙舟队员普遍存在耐力不足的问题。对此,不仅要针对性地开展耐力、体能补差这些基础训练,还要结合坐姿、握桨、入水、拉手、御水空中移桨和集体配合、节奏方面进行适当的训练调整,从而实现力量、技术以及默契的最佳组合,争取在长距离项目上实现突破。

  要想突破,改变训练方式是一个重要途径。在中华龙舟大赛南京六合站的比拼中,首次参加中华龙舟大赛的凯里实验高中的队员均是贵州少数民族的普通中学生,平均年龄只有18岁。她们在青少年组的女子角逐中令人意外地以不败战绩取得100米、200米和500米三枚金牌,实现了包揽。她们的主教练文朝汉针对队员在力量和经验上的不足寻求改变,“我们的队员虽然年龄小,但体重轻是我们的优势,我们将这一优势放大,并逐步加大训练强度,缩小了与强队的差距。”

  这支年轻的队伍,正是靠着不断超越自己才赢得了今天的辉煌。中国龙舟队伍很多,其中也有不少强队,但是要想在长距离项目取得长足的发展,就应去学习对手的经验和训练方法,不墨守成规,不断试图去改变,有朝一日终会梦想成真。

  要想突破,还必须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在亚运会上摘金夺银的中国龙舟队中,年龄最大的队员已经50岁,更新换代,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龙舟运动才是未来中国龙舟协会更需要努力的方向。

  要想突破,中华龙舟还得全面走向世界。中国龙舟协会秘书长余汉桥表示,如今龙舟运动发展态势一片向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日益扩大,世界龙舟锦标赛、中华龙舟大赛、中国龙舟公开赛等高水平赛事逐年增多,相信未来不久中国龙舟不仅在长距离项目上会得到突破,龙舟“划”向世界也不是梦。

  上图:9月8日,中华龙舟大赛南京六合站开幕,来自全国的50余支龙舟队展开了为期两天的比拼。图为比赛现场。苏建国摄

苏建国 杨从榕

苏建国 杨从榕

【编辑:郭泽华】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