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大海之南的趣故事:阳光、沙滩…还有一群老渔民

2018年10月02日 18:50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号 参与互动 

  大海之南的趣故事:阳光、沙滩、海浪…还有一群老渔民

  在海南有个渔港码头很特别,

  这里鲜少有男人的踪影。

  每天拂晓,都会有数百名渔婆集聚在这里,

  上船抢货、订货、搬运、打包、

  装货、运冰块、杀价交易……

  这就是儋州白马井渔港。

  勤劳的渔婆们,变成了这里的一道风景。

儋州白马井渔港的“鱼婆”。骆云飞摄

儋州白马井渔港的“鱼婆”。骆云飞摄

  白马井渔婆是海南渔港的文化符号之一。

  千百年来,

  环布海南岛的大小渔港,

  孕育了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方式,

  和深刻的海洋文化。

  那些承载着历史变迁的渔民故事,

  你了解过吗?

航拍海南三亚崖州中心渔港。骆云飞摄

航拍海南三亚崖州中心渔港。骆云飞摄

  码头上辛勤劳作的渔婆

  水天相接的夜空刚刚露出鱼肚白,儋州白马井渔港就热闹起来。码头上众多本地妇女头戴斗笠,身穿花格子衬衫,脚穿雨靴,或操着本土方言大声叫喊,或抱着盛满鱼货的筐篓等待过称。

  白马井自古流传独特风俗:男人负责出海打鱼,女人们负责岸上工作。由于码头清一色都是带着斗笠的劳作女人,“渔婆”之名由此传开。

儋州白马井渔港码头的渔婆装渔获上岸。骆云飞摄

儋州白马井渔港码头的渔婆装渔获上岸。骆云飞摄

  年过六旬的渔婆蔡玉平,每当有渔船靠近,她都要赶过去商量一番,海产品生意下手要快,晚一步好货就被别人挑走。

  蔡玉平做“贩头”30余年。她丈夫很早过世,自己又经历了下岗,辛苦打拼将两个儿子拉扯大。她说,渔婆这个生计是考验头脑和体力,除了搬运渔货、打包海鲜、装货上车等体力活外,更有杀价交易、联络人脉等智力比拼,“渔婆生意有时要随着时代起伏,看准市场,踏实做事才能坚持下来。”

儋州白马井渔港码头的渔婆。骆云飞摄

儋州白马井渔港码头的渔婆。骆云飞摄

  渔婆成为渔港的名片,鱼港为渔婆提供更大的舞台。

  蔡玉平和儿子王俊峰瞄准了渔婆背后的文化。他们把“白马井渔婆”注册成商标,通过海口的实体店和网络销售精美的干鲜渔货,生意越做越好。

  大海承载了男人的光荣与梦想,码头则记录了渔婆的辛勤和汗水。在海南,渔婆是码头绝对的主角。

  以船为家以海为伴的疍家渔民

  到海南,如果没吃疍家的渔排,就不算吃到海鲜。疍家渔排抬头可见蓝天白云,周边就是碧水涛声,海鲜全部“就地取材”,味道比别处更加鲜美。

航拍陵水新村渔港,港内渔排密布。(资料图)。王晓斌 摄

航拍陵水新村渔港,港内渔排密布。(资料图)。王晓斌 摄

  陵水新村港有上千家养殖渔排。这些规格大同小异的渔排以塑料桶、泡沫等材料做浮子,绑上木板隔成“田”字形的一个个养殖笼口。笼口里,养殖有石斑鱼、金鲳鱼、军曹鱼等品种。笼口之间,是疍家人居住的小木屋。

  海南疍家人靠打鱼为生,以舟楫为家,形成了别具风情的疍家文化。“疍家人每天早晚六点钟烧香叩拜家神,表示敬孝家神,愿家神保佑自家渔排四季平安,渔排里养殖的鱼长得又大又快,增产发财。”陵水县新村镇文化站负责人郑家养介绍。

如今居住渔排的疍家人是一种“两栖”的生活状态。王晓斌摄

如今居住渔排的疍家人是一种“两栖”的生活状态。王晓斌摄

  疍家渔排的家神,是用一块状似墓碑的红木板,板边刻画龙凤,正面写着家里已去世五代人的姓名简历。家神被安放在渔排上的一间木房里,神位前摆放香炉,供奉水果烟茶。

  在铺前镇的铺渔村,居住着近两千人的疍家人。今年79岁的疍民杨爱娥回忆,小时候和家人都在船上居住,在海南与广东的沿海东奔西走捕鱼,直到海南岛解放后,他们才在铺前上岸聚居成村。

铺渔村的疍民给鱼钩穿上虾饵。洪坚鹏 摄

铺渔村的疍民给鱼钩穿上虾饵。洪坚鹏 摄

  与先祖们终年漂泊水面不同的是,如今居住渔排的疍家人是一种“两栖”的生活状态。

  渔民“洗脚上岸”生活越过越好

  1980年出生于潭门镇的符名林,是地地道道的渔民出身。他22岁时就随父亲到西沙北礁从事传统的浮潜捕捞。 2017年,符名林和朋友一起租下了石碗村的一栋两层小楼,改造成为具有渔家风情的民宿,独特的文化体验引来了不少游客。

  符名林的“无所归止”民宿距离潭门港不远,傍海而建。民宿从整体风格到内部设计,灵感都来源于潭门的当地传统文化。符名林说,潭门虽然没有大景区,但有不可多得的浅滩,有深厚的耕海文化,本身的文化旅游资源就是民宿最大的后盾。

渔民在潭门中心渔港内交易。骆云飞 摄

渔民在潭门中心渔港内交易。骆云飞 摄

  如今,“无所归止”已小有名气。符名林介绍,平时工作日入住率近六成,在周末和节假日常常爆满。除了住宿外,民宿已经与其他渔民所转型相关行业对接,绿色农产品、新鲜海鲜都提供给客人品尝;可以体验渔村生活,捕鱼、抓螺;有客人想出海游玩,就推荐到潭门休闲渔业码头,乘坐有运营资质的休闲渔船去玩。

  符名林的第二家店正在紧张筹建中。通过乡村民宿的带动作用,有越来越多的渔民洗脚上岸。

  上世纪90年代,黄达灵是一名“鱼贩”。海南临高县新盈镇后水湾是黄达灵养殖基地所在地,主要养殖金鲳鱼、石斑鱼等品种。20年后,黄达灵不仅敲开了全国20多个省份消费者的家门,还把鱼卖到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临高县以3133口的规模成为亚洲最大的深水网箱养殖基地。图为深水网箱中鱼类进食。骆云飞 摄

临高县以3133口的规模成为亚洲最大的深水网箱养殖基地。图为深水网箱中鱼类进食。骆云飞 摄

  临高县正以深水网箱领航深海养殖业的发展。在临高从事深水网箱的企业和个体户近50家,黄达灵介绍,目前他的公司已有400余名员工,其中80%以上是曾经出海捕鱼的渔民。

  曾经辛苦出海的渔民正借力深水网箱养殖改变生活。

  老渔民新职业:从“深海”转到“陆地”开帆船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疍家人,出海是陈英明骨子里就流淌着的天赋。从1993年开始,年仅十几岁的少年陈英明就开始跟着家里的渔船出海捕鱼,积累了不少的航海经验。

  从2000年开始,陈英明开始从“深海”转到“陆地”,在小东海一家潜水运动公司当起了潜水教练,随后几年,又调派到了船务部,负责驾驶运输船,运送游客进行潜水活动。

陈英明(右)正在固定松动的码头浮台。陈英明供图

陈英明(右)正在固定松动的码头浮台。陈英明供图

  2011年11月,陈英明正式加入三亚半山半岛帆船港港口部,参与港口设备设施的完善建设等。七年里陈英明从一名普通的港口工作者,一步步成长为港务副经理。

  “现在国家对水上运动发展的政策很多很好,三亚未来的游艇产业发展潜力很大”,陈英明认为,未来还要大力推广帆船运动进校园,从娃娃抓起,培养更多的本土航海人才,让帆船竞技运动被更多人认可和喜欢。

常年在码头户外工作而皮肤黝黑的陈英明。陈英明供图

常年在码头户外工作而皮肤黝黑的陈英明。陈英明供图

  作为一个三亚本土水手,陈英明25年来的个人职业成长经历,也是三亚多年来发展水上运动产业的一个小小缩影。

  千百年来,历经时代变迁,无论是固守传统深耕海洋文化继续生活,还是谋求转型“洗脚上岸”,海南的新老渔民们仍然坚守浪涌潮头情怀依旧。

  他们敬畏大海,又依赖于大海。

  作者:符宇群

【编辑:房家梁】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