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逢年过节走亲访友:莫让白袍沾“利墨”

2019年02月12日 09:08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 

  莫让白袍沾“利墨”(红船观澜)

  清廉操守恰如一袭无瑕的白袍,容不得沾染半点儿利益的污墨

  收送馈礼看似小事,却事关党性原则、事关为政操守

  明代文学家叶盛在《郑牢论戒贪》中曾记载一则故事:将军山云赴广西总兵之职,到任后询访民情。山云问一耿直的老差役郑牢:听闻此地素尚货利礼贿,我亦可贪否?郑牢答曰:大人初到,如一洁新白袍,有一沾污,如白袍点墨,终不可湔也。山云点头称道,后镇守广西逾十年,廉洁操守始终不渝,成为一代清官。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日常贺喜探病是人之常情。但对干部来说,清廉操守恰如一袭无瑕的白袍,容不得沾染半点儿利益的污墨。白袍“利墨”,如人生污点,终难洗刷干净。因此,廉洁自律之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纪律规矩的底线任何时候都不能破。

  中国古代官场有着“礼贿”陋习,个别人打着看望上司、礼尚往来的名义,馈送贵重财物、稀奇珍宝,暗通款曲,或为谋求不义之财,或为获取升迁“资本”。“礼贿”潜伏暗行,扰乱人际交往、败坏官场风气。时至今日,这种陋习仍未禁绝。个别党员干部心存歪念、暗度陈仓,假借看望领导馈送厚礼。这不仅违反了廉洁纪律、与党的性质宗旨背道而驰,长此以往,更败坏了党风政风,玷污了同志间的纯洁关系和真挚感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内上下关系、人际关系、工作氛围都要突出团结和谐、纯洁健康、弘扬正气,不允许搞团团伙伙、帮帮派派,不允许搞利益集团、进行利益交换。”共产党人有着共同的初心使命,党员之间、上下级之间是纯粹的关系,任何时候都要坦坦荡荡、清清白白、干干净净。面对馈礼,领导干部必须头脑清醒,讲党性、讲原则、讲纪律、讲规矩,坚决抵制庸俗关系的侵蚀,不让私情污浊公道,不让党内关系充斥“铜臭味”。

  行“礼贿”者须悬崖勒马,知止收手。干部想获得组织认可本无可厚非,但踏实工作、尽职尽责,为群众排忧解难、为党的事业添砖加瓦才是正道。那些一心找机会向领导行“礼贿”的人,往往心有企图,或想利益交换,或想求得领导好感增加升迁筹码。殊不知,这种涉嫌违规违纪甚至违法的做法,最终只会害人又害己。

  欲收礼者要洁身自好,拒馈礼于门外。领导干部在下属中有没有威望、是不是获得尊重,其衡量标准不在于别人送没送礼、送多少礼。对领导干部来说,清正廉洁是最起码的要求、遵规守纪是最基本的底线。收送馈礼看似小事,却事关党性原则、事关为政操守。领导干部只有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慎独慎初、慎微慎行,才能禁得起诱惑、守得住防线,不让“白袍”沾“利墨”。

【编辑:左盛丹】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