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天亮就出发”:扶贫工作队的劳动节

2019年05月01日 19:19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新华社长沙5月1日电(记者白田田)5月1日6点多,湖南省溆浦县双井镇和平村雾气弥漫。住在村部的扶贫工作队队长贺小明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这个“五一”国际劳动节,他选择了驻村加班。

  主持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走访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一天的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

  在溆浦县农村,不时能看到“天亮就出发”“奋斗就是幸福”的标语。对于扶贫干部来说,这是工作的常态。据统计,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溆浦县总共有23支扶贫工作队坚守在扶贫一线。

  几年前,和平村是双井镇基础设施最差的村庄之一。扶贫工作队队员张志强回忆,刚来和平村时,村里没有水泥道路,主路坑坑洼洼,小轿车开过去很容易刮到底盘。村里计划拓宽硬化公路,需要上百户村民配合切割自家屋场坪或围墙,工作量巨大。

  2017年3月,贺小明担任溆浦县委组织部驻和平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过去在县城机关单位上班,是“朝八晚五”的“办公室模式”,现在切换为每个月驻村22天以上的“扶贫模式”。

  和平村支部书记李启茂说,工作队和村干部晚上加班是常有的事,任务紧急时还需要通宵工作。

  除了和脱贫攻坚直接相关的工作,扶贫工作队还全面参与村级事务,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党建、矛盾调解等。让贺小明印象最深的是,去年8月天气干旱,和平村灌溉用水不足,得到几公里以外的杉木塘水库“借水”。他和李启茂二人早上8点从杉木塘水库出发,当水库放水后,沿着年久失修的水渠徒步行走,一路补漏、疏通。直到下午6点,他们终于“护送”宝贵的水流到达和平村。

  正是靠着这样一步一步的“脚力”,如今的和平村已经实现脱贫,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近两年,和平村拉通了4.5公里长、5米宽的村级主道,修建了4公里的组级公路。今年,两个200多亩产业基地已经建成,种上了水蜜桃果树和香芋等经济作物。

  1日上午的会议结束后,太阳已升到头顶,贺小明抓紧走访了四五户村民。“贺队长好,快来坐坐。”村民们见到这位放假还在基层的工作队长,热情地招呼,连忙从屋里搬出椅子。“还有什么困难?有什么建议?”大家坐下来聊家常,更聊发展。

  “有事情,找工作队”,成了和平村不少村民的口头禅。工作获得肯定,这让工作队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贺小明说,“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工作不能有丝毫放松。

【编辑:房家梁】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