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海警方:移送起诉毒品案同比升13.8% 毒品缴获量下降

2019年06月24日 13: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上海警方:移送起诉毒品案同比升13.8%毒品缴获量下降
    图为警方查获的新型毒品“蓝精灵”。上海警方供图

  中新网上海6月24日电 (记者 李姝徵)记者24日从上海警方获悉,2018年以来,上海公安机关根据国家禁毒委、公安部和市禁毒委统一部署,始终保持对各类涉毒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打、防、管、控”多策并举、多管齐下,有效遏制了各类涉毒违法犯罪行为。

  从缉毒执法打击数据看,沪全市各级缉毒执法部门移送起诉毒品案件同比上升13.8%;移送起诉涉毒犯罪嫌疑人同比上升20.8%。

  从缴获的毒品情况看,海洛因、大麻等毒品缴获量有所下降,冰毒等合成毒品占缴获毒品总量的83.7%,其中“N,N-二异丙基-5-甲氧基色胺”、阿普唑仑等新类型合成毒品已经占68.8%。

  从缴获的毒品来源看,由国内其他省市流入上海的毒品占全部缴毒总量的97.7%,毒品来源相对分散。

  据警方介绍,目前上海易制毒化学品管控工作整体情况良好,并严格按照国家禁毒办2018年2月1日起实施的对进口易制毒化学品采取“事前申请资质核查”和“事后化学品入库核查”的双核查工作机制,加强对易制毒化学品进口贸易的监管,全年未发现有易制毒化学品流入制毒非法渠道现象。

  然而尽管毒情形势总体平稳可控,但受国际毒情形势的影响,公安机关禁毒工作仍然面临多重挑战。全市各级公安禁毒部门始终高度关注国内外毒情形势变化,不断加大对新型毒品的打击力度。

  从已侦破的案件来看,新型毒品主要包括“犀牛液”(主要成分为N,N-二异丙基-5-甲氧基色胺)、“蓝精灵”(主要成分为氟硝西泮)以及“聪明药”(主要成分为哌醋甲酯)等,这些新型毒品的主要特点及危害是:

  俗称“犀牛液”的新型毒品主要成分是国家2015年列管的“N,N-二异丙基-5-甲氧基色胺”精神类物质,其化学结构与苯丙胺类似,是苯丙胺的衍生物(冰毒即甲基苯丙胺),可以兴奋中枢神经,重复使用会成瘾,大剂量食用会引起精神错乱,思想障碍,类似妄想性精神分裂症。

  俗称“蓝精灵”的新型毒品,因其外观多为蓝色片剂而得名。其主要成分是氟硝西泮,系国家管制的第二类精神药品。该药物若大剂量使用可产生类似于“摇头丸”的效果,长期使用容易成瘾,部分吸毒人员将其作为常规毒品的替代品使用。

  俗称“聪明药”的新型毒品,主要包括“利他林”、“阿得拉”、“莫达非尼”在内的三种药物,在我国均为国家管控的第一类精神药品,主要成分为哌醋甲酯,系神经刺激药物,一旦食用人会处于兴奋状态。

  上海公安机关表示,将持续深入推进“禁毒2019两打两控”和“严扫净保”专项行动,以对毒品违法犯罪“零容忍”的态度,进一步强化打击零包毒品、互联网涉毒违法犯罪和吸毒人员管控工作,持续严打新型毒品,持续开展毒品堵源截流,持续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监管力度,切实维护上海良好社会治安秩序。(完)

【编辑:孙静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