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懂实务的老师才能教出真本事

2019年07月19日 15:30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 

  懂实务的老师才能教出真本事

  郑宇飞

  近期,部分职业院校启动了教师招聘工作。乍一看岗位不少、机会挺多,但一些专业对口、技术超群的“大牛”还是被拦在了门外。

  为啥?过高的学历门槛是一个重要因素。虽然在政策引导、舆论推动之下,不少院校对招聘条件有所调整,实践经历成了重要加分项,学历要求放宽至本科,但仍有不少能工巧匠难以达标。久而久之,不免影响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进而使教学工作呈现出一种怪异之态——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老师学历虽高,可许多没去过工厂、没摸过机床,真正的技能大师反而上不了讲台。这不禁让人要问一句,职业院校教育到底以何为重?是该技能为上还是学历崇拜?

  这般吊诡的现象,在各大高校也不少见。大学中许多专业的设置紧跟市场潮流,专业性实操性非常强,然而台上的任课老师却是“从校门到校门”,一天实务经验都没有。比如,不少教新闻的老师没当过记者、没做过编辑,甚至没有写过一篇新闻稿,只能坐而论道把一些道听途说的经验理论复述给学生,还不忘告诫“社会才是练兵场”。可另一方面,一些在行业内摸爬滚打多年,从业者都敬仰的前辈想进高校,却连评个职称都困难。说白了,所谓对实践能力的重视,往往还是敌不过学历这一固化刻板的标准。

  近些年,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火遍全国。“故宫男神”王津,“进宫”四十年,修表数百件,虽说学历不高,可每年都有一批批的硕士博士争着抢着喊他一声“师傅”。试想一下,像王津这样的大国工匠,倘若因学历被学校拒之门外,对真正想学习操作技艺的学生来说,岂不是莫大的遗憾?于学校而言,又何尝不是莫大的损失?由此看来,无论是职业院校还是普通高校,在招聘教师时,学历是参考因素,但不该是限制门槛。善于根据学科特点灵活设置招聘条件,既能帮助学生学到真本事,也有利于大师将毕生所学传承下去。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文凭学历职称都不能代表所有。不拘一格降人才,让更多业务精兵有机会走上讲台,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大国工匠”、行业标兵,为社会各领域发展注入生机活力。

【编辑:丁宝秀】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