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六旬老人的“希望事业”:24年捐18万元圆贫困孩子读书梦

2019年10月12日 10: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六旬老人的“希望事业”:24年捐18万元圆贫困孩子读书梦
    朱水源坚持了24年的“希望事业”。供图

  中新网嘉兴10月12日电(见习记者 刘方齐 通讯员 周赞)浙江嘉兴南湖区斜西街51平方米的原嘉兴三建宿舍里,墙壁已泛黄,除了儿子结婚时购置的一台冰箱和空调外,几乎没一件像样的家具,桌子上,摆满了各地孩子的来信,以及写给他们的信件底稿……24年来,朱水源,这位双目患有残疾,视力只有0.04的退休工人,捐资18万元帮助40多名贫困学生重新走进学堂。

朱水源和受助孩子。供图
朱水源和受助孩子。供图

  初心融入人生际遇 圆孩子“上学梦”

  69岁的朱水源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他从小爱读书,梦想长大后成为一位文学家。14岁那年,正当他满怀梦想、立志学业时,家庭经济困难,迫使他缀学走上打工之路。

  1992年8月的一个夜晚,电视里一个关于“贫困地区孩子没法上学”的话题深深触动了朱水源,让他想起了自己艰辛的童年。从那一天起,朱水源暗自下决心,哪怕自己再穷,也要出一份力,去帮助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

  他提笔给浙江省希望工程办,要求结对一个孩子。于是,温州市泰顺小学二年级的陈同学成了他“希望之路”上的第一个孩子。第二年,他又结对了在磐安读小学的施同学,孩子们的纯真爱心坚定了他帮困助学的信心。

朱水源和孩子们。供图
朱水源和孩子们。供图

  下岗开启助学新起点 “希望事业”不能停

  一路走来,助学之路要坚持下去,绝非易事。2002年,朱水源所在的建筑公司因经营不善破产,这让朱水源变得迷惘:没有工作意味着没有收入来源,是否还要继续帮助那些结对的孩子呢?再三考虑后,朱水源仍决定“咬着牙,也要帮助那些孩子”。

  有一回,朱水源前往自己结对孩子所在的山区学校。一位教龄五十多年的乡村老教师见到朱水源后,握着他的手说道:“你真是一个好人!”老教师这句不经意的赞扬,让朱水源顿时热泪盈眶。

  回来后,朱水源的那张助学名单上,又多出了几个计划外的孩子。“工作可以下岗,希望事业不能下岗。”朱水源决定重新找一份工作,挣更多的钱,帮助山区的孩子们。

朱水源和孩子们。供图
朱水源和孩子们。供图

  做贫困孩子的“精神导师” 正能量感染身边人

  “我对孩子们在经济上的帮助不多,主要是精神上的关爱,教他们如何做人,是他们的纯真、好学感动和鼓励着我坚持下来。”这是朱水源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当施同学因没考上高中情绪低落时,朱水源及时写信鼓励她:“人生之路千万条,学业只不过是其中一条。”当屠同学险些误入歧途时,朱水源写信教他应如何堂堂正正做人,不能因一时贪小而失大,让他放下心结,安心当兵……

  朱水源的工资本就不高,平时的积蓄又几乎都捐助给了孩子们,家里曾一度有些承担不住负荷。有一次,一向支持他热心事业的妻子突然有了分歧,夫妻俩吵得很厉害,朱水源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当朱水源第一次产生动摇时,他向市里有关领导写了一封求助信,信中写道:“做好事,盼理解,求支持。”很快,他收到了回信,有关领导对他的善举表示肯定。当然,最让朱水源感到欣慰的是,面对一个个贫困孩子,妻子的心也渐渐软了下来,从那以后更加支持他了。

朱水源与孩子们的往来书信。供图
朱水源与孩子们的往来书信。供图

  “老朱的行为也深深感动了我们,只要我们有能力,也会向他一样去帮助那些困难群体。”南湖区原南杨社区党委书记陆荣法如是说。

  如今,朱水源虽已年过六旬,却仍在努力从事销售工作,无私地资助孩子。“只要我还走得动,能挣到钱,就要继续资助孩子上学。”朱水源坚定地说。(完)

【编辑:孙静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