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济南七旬老者和他的家庭博物馆:万件藏品讲述70年变迁

2019年10月16日 22: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济南七旬老者和他的家庭博物馆:万件藏品讲述70年变迁
    崔兆森的笔记本和工资条。 谭天 摄

  中新网济南10月16日电 (张钰)在新书《家庭博物馆里的中国——我家七十年》16日发布会上,年过七旬的作者崔兆森讲述了一个济南普通家庭七十年来与新中国同成长的故事。

崔兆森的笔记本和工资条。 谭天 摄
崔兆森的笔记本和工资条。 谭天 摄

  崔兆森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博物馆。从1994年起,崔兆森就开始收集与普通市民家庭生活相关的老物件,最终形成一个400平米的家庭博物馆,里面珍藏了三代人共一万多件藏品。这些藏品小到糖纸、信件、杂志……大到缝纫机、电视机、自行车、收录机,每一件老物件背后,都有一代人生活记忆和时代印痕。

1979年11月4日,崔兆森家买了第一台泰山牌12寸黑白电视机. 张健 摄
1979年11月4日,崔兆森家买了第一台泰山牌12寸黑白电视机. 张健 摄

  新书发布会上,崔兆森向媒体记者重点介绍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物品:日记本与工资条、电视机和篦子。

崔兆森收藏的洗澡票、理发票。 杨超 摄
崔兆森收藏的洗澡票、理发票。 杨超 摄

  日记本和工资条是崔兆森认为最能体现70年来社会进步和生活变迁的物品之一。从1970年入伍那年到今天,崔兆森一直坚持写日记,49年来从未间断过一天。日记本里贴的当年的工资条是印证时代发展的“大数据”。

工艺精美的篦子却梳出了时代的无奈和尴尬。 张健 摄
工艺精美的篦子却梳出了时代的无奈和尴尬。 张健 摄

  崔兆森收藏的电视机也说明了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从无到有,从黑白到彩色,从手动到遥控,他家电视机的“换代史”折射出了国家发展的变迁。电视机从当年的奢侈品,逐渐变成百姓生活的寻常物件,崔兆森表示放在从前无论怎么也想象不到。

1983年11月5日,崔兆森家买了第一台14寸上海金星牌彩色电视机。 张健 摄
1983年11月5日,崔兆森家买了第一台14寸上海金星牌彩色电视机。 张健 摄

  崔兆森的藏品中还有一些是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老物件。“1986年,一拧开水龙头就哗哗直淌的‘自来水’让洗头、洗澡不再是问题,所以篦子这种物件,也就从生活中消失了。”

  “长镜头,小切口”,山东人民出版社总编辑陈修亮这样评价崔兆森的新书。“既是70年的个人所有记忆,又有一个个生活的细节,小时候用过的带锔子碗盘,母亲当年做针线活的箩筐、补缝袜子的袜板、那些年的‘三转一响一提溜’……这些老物件都链接了万千中国人70年走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10月16日,《家庭博物馆里的中国——我家七十年》新书发布会在济南举行。 秋歌 摄
10月16日,《家庭博物馆里的中国——我家七十年》新书发布会在济南举行。 秋歌 摄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直观展现70年来普通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山东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了“我和我的祖国”系列丛书,该出版社总编辑陈修亮今天向媒体展示了其中几本,并且邀请这些图书的作者与媒体见面,此举勾起了与会人士深深的回忆。(完)

【编辑:叶攀】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