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最美奋斗者丨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向西而歌 奉献终生

最美奋斗者丨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向西而歌 奉献终生

2019年10月25日 14:07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接下来要为您介绍的 “最美奋斗者”,是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爱国奋斗先进群体。60多年前,6000多名交大师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从上海将交通大学迁往西安,斗志昂扬地投身祖国西部建设。他们用热血和青春铸就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奋斗”的“西迁精神”,成为交大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位老人叫马知恩,他是1956年随校从上海西迁而来。已经年过八旬的他 “退而不休”,担任西安交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主任。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迁校时任高等数学教研室助教 马知恩:我来西安的时候只有21岁,很年轻。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但对于有些老教授不一样,他们在上海生活了很长时间,条件很好,有妻儿老小,但他们舍弃了这些东西,响应国家的号召,真的是无私奉献,胸怀大局到西安来。

  在马知恩教授的记忆中,1953年,新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急需大量人才。西迁后交大开学的第一年就招收了2300多名学生,但当时他所在的高等数学教研室只有五名数学主讲教师,而高等数学又是一年级学生的主课。面对师资严重短缺的困难,许多教学工作都是当时像他这样的年轻教师来负责。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迁校时任高等数学教研室助教 马知恩:当时的教学工作量非常重,一个助教要辅导4个小班,每个小班每个礼拜要上4节习题课,就是上16节习题课,作业要全部改,而且要全部听课,很多老师都是晚上工作到半夜。

  交通大学以重基础著称,虽然迁校分散了师资力量,但是对上大课的教师要求仍然极为严格。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迁校时任高等数学教研室助教 马知恩:我记得我已经上大课了,还要在教研室试讲,对我一点一点点评,哪个地方还应该怎么改进,要求很严格。教师宁愿自己辛苦一点,也要把这个教学质量搞好,大家是奔着这个奋斗目标来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做出了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战略决策,原本打算去苏联留学的贾斗南与其他3名教师被交大抽调,奉命成立工程物理系。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迁校时任动力机械系教师 贾斗南:我们都不是学这个专业的,什么叫反应堆,根本不懂。我们就边学边干,边干边学。补数学,补工业电子学,请学校比较有名的教师给我们讲课,听了课就要严格考试,慢慢的把我们教师水平提高上去了。

  就是凭着这股对学科建设的坚守精神,贾斗南与西迁教授们经过不懈努力,把最初一穷二白的工程物理系发展成现在拥有54项发明专利的核科学与技术学院,为我国的核能事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迁校时任工程物理系教师 朱继洲:我们现在感到很安慰的就是,我们在西安为国家贡献了一所著名的高水平的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迁校时任电机系教师 潘季:发扬我们的爱国情怀,发扬我们艰苦奋斗的精神,进一步把西安交大办好,培养更好的人才。(央视记者 李晶晶)

【编辑:苑菁菁】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