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只有代号没有名字,这个“秘密组织”值得被尊敬

只有代号没有名字,这个“秘密组织”值得被尊敬

2019年12月22日 15:31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作者:黄琳

  摘下红色的五角星军徽,年轻的军人们褪去军装,一袭便衣融入夜色。在广州海珠区的“中华第一街”,十余名退役的军人秘密组成“夜鹰巡控队”,通过对犯罪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协助警察抓捕罪犯,保卫家园。

“中华第一街”现状
“中华第一街”现状

  成立近十五年,“夜鹰巡控队”的成员从未被曝光。几经周折,记者终于见到组织中的一员——“夜鹰三号”。年近四十的他以标准的军姿站立在桌前,目光锐利,问起姓名,他摇摇头,“这里只有代号,没有名字。”

  年少从军,退役加入“夜鹰巡控队”

  “夜鹰三号”20岁时在家乡南华西街道报名参军,通过层层的征兵筛选,他顺利加入海军部队。三年的军旅生涯培养出他强健的体魄、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的警觉性。用他自己的话说,“方圆三公里有任何风吹草动,我都一清二楚。”

  退役后,“夜鹰三号”回到家乡开起了理发店,勤劳刻苦的他甚至拿到最佳发型设计奖,但他总期盼能有机会为正义出手。几个月后,他的愿望竟悄然成真。

  2004年,时任南华西派出所所长冯荣炜拿到一份辖区内退伍兵的名单,共计20余人。

工作中的冯荣炜
工作中的冯荣炜

  “南华西街老旧房屋多,屋内结构复杂,街深巷窄,吸毒前科人员多,涉毒、涉假行为隐藏很深,警方不容易发现”,冯荣炜表示。

  面对急需改善的治安环境,冯荣炜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从退役军人中选出十余人组成“夜鹰巡控队”,让退役的军人保卫自己的家乡。

  首先,退役军人本身对维护国家安宁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其次,军人们拥有强健的体魄和相关的专业技能;再次,这批退役军人自幼在社区里生活,对周围的人、事、物都了然于心,更有利于快速开展工作。

工作中的“夜鹰三号”
工作中的“夜鹰三号”

  “我在这里出生、长大,保卫这一方土地,其实也是保护自己和家人”,但因为“夜鹰”工作的特殊性,所以他无法将自己的身份告知他人,“由于很多非法活动都是在深夜进行,因此我执行任务时总是凌晨时分出家门。我的妻子问我这么晚去哪,我也不能告诉她们。时间一长,家里人对我或多或少有些误解。”

  加入警队,与黑暗正面交锋

  夜鹰巡控队成立后, “夜鹰们”通过单线联系的方式等待各自的秘密任务。“队员互相之间也不认识,都是各自完成上级指派的任务。”

辅警在南华西街道巡逻中
辅警在南华西街道巡逻中

  “夜鹰三号”表示,执行任务的频率和时间具有不确定性,上级随时可能会联系他。“‘夜鹰’工作是在接到上级命令后,前往犯罪现场寻找最佳的观察点,对观察对象及周边情况进行实时汇报。待时机成熟,协助民警到场实施抓捕。”

  “夜鹰三号”坦言,由于抓捕必须由警察出手,他只能在犯罪现场附近观看。旁观的时间长了,他滋生出亲自抓捕罪犯的念头。于是他转行成为辅警,继续承担着“夜鹰巡逻队”的工作。

辅警们正在巡逻
辅警们正在巡逻

  说起印象最深的任务,“夜鹰三号”坦言是追踪一起制造贩卖假货的大案,涉案金额高达1600万元。

  那时他刚成为辅警不到一年,一晚,他归家途中突然接到上级的秘密来电,“上级让我去社区内的一个废旧仓库附近蹲点,有一桩非法交易准备在那卸货”,挂断电话,已将近凌晨两点,“夜鹰三号”轻拍脸颊,打起精神赶赴现场。

  为实时监控非法交易现场,“夜鹰三号”将自己隐藏在废旧仓库附近的巷子中,“鹰眼”锁定仓库门前持续卸货的大卡车后,就开始对犯罪现场及周边情形进行密切监控。

  时间流逝,气温逐渐下降,为打消困意,“夜鹰三号”不时掐一把大腿,保持高度专注地监控犯罪现场,“一旦发现犯罪嫌疑人有异动,我会立即联系上级。”就这样,犯罪嫌疑人在废旧仓库待了一夜,“夜鹰三号”就在巷子里站了一夜。

  黎明时分,他终于等到成熟的时机,协助警察们将犯罪嫌疑人们一举抓获。事后,上级还给予了他一份千元奖金,以示嘉奖。

  “那是我第一次收到‘夜鹰’工作的报酬”,“夜鹰三号”坦言,此前,他一直无偿地为家乡默默做贡献,“我是当兵出身,又在警队工作,保家卫国是我的义务和责任。”

  转行从商,永远的“夜鹰三号”

  从事夜鹰工作近十五年,“夜鹰三号”接触到众多不同类型的案件,有走私案、毒品案、盗窃案等等。这些经历为他日常的辅警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帮助他连续五年拿到警局颁发的个人荣誉证书。

担任辅警期间,“夜鹰三号”所获的荣誉证书
担任辅警期间,“夜鹰三号”所获的荣誉证书

  2018年,“夜鹰三号”家中添了新丁,迫于生计,他只得转行经商,但回忆起在警队的过往,他的眼眸像被点亮一般,“如果可以,我更愿意回到警队,我很喜欢警队的工作。”

  如今踏入商海,他仍旧是“夜鹰巡控队”的一员。据冯荣炜介绍,白天,“夜鹰巡控队”的成员们都有各自不同的工作,夜晚,他们才会从事“夜鹰”的工作。

  而作为“夜鹰巡控队”的创建者,冯荣炜也颇受社区居民欢迎。曾经,南华西社区内著名的王氏兄弟一案就是由他负责。

冯荣炜与街坊合影
冯荣炜与街坊合影

  上世纪90年代,南华西社区有一对王氏兄弟,人称“大小王”。因经营有方,两兄弟当时已月入过万,成为社区赫赫有名的“万元户”。但兄弟二人却不慎坠入毒网,后被强制戒毒,冯荣炜知晓此事后便积极帮助他们戒毒。

  “有一天,附近的邻居告诉我,哥哥一大早在家里闹出很大动静,我便怀疑他毒瘾发作”,冯荣炜急忙赶往王家,恰巧在巷子里碰上准备外出买毒的“大王”。“当时是凌晨六点,天刚亮,他见到我时,诧异又气恼。”在冯荣炜的好言劝说下,“大王”最终返回家中。

  次日,放心不下的冯荣炜重返“大王”家,却等来买毒归家的“大王”。“大王”看到守在家门口的冯荣炜,只得将刚买的毒品丢弃。“戒毒的过程很痛苦,他毒瘾一犯就在家发脾气,他母亲埋怨我阻止他买毒,让他备受折磨。”

冯荣炜获“中国好人” 受访者供图
冯荣炜获“中国好人” 受访者供图

  这件事后,冯荣炜意识到社区治安需要密切的关注,后来就有了“夜鹰巡控队”。

  当问及是否会因工作和时间等因素更换队员时,冯荣炜和“夜鹰三号”相视一笑。

  “尽管现在我转行从商,但只要组织需要我,我必将不辱使命”,“夜鹰三号”坦言尽管如今的日常工作更为繁忙,但是他有信心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完成“夜鹰”任务。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冯荣炜表示,“夜鹰们”牺牲了自己夜里的睡眠时间,默默地协助当地民警维护治安,理应得到相应的理解与支持,“无论工作如何变换,他永远都是‘夜鹰三号’”,冯荣炜斩钉截铁地答道。

【编辑:于晓】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