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春运返程高峰在即 江西“铁公机”多措并举防疫情、保畅通

春运返程高峰在即 江西“铁公机”多措并举防疫情、保畅通

2020年02月06日 20:53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春运返程高峰在即江西“铁公机”多措并举防疫情、保畅通
    图为车辆司乘人员在南昌昌北机场收费站接受体温检测。(资料图) 刘占昆 摄

  (抗击新型肺炎)春运返程高峰在即 江西“铁公机”多措并举防疫情、保畅通

  中新网南昌2月6日电 (记者 刘占昆)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五场新闻发布会6日下午举行。春运返程高峰在即,江西省铁路、公路、机场等交通部门多措并举,做好疫情防控和交通运输工作,全力保障群众安全出行。

  公路:做好疫情防控和道路运输保障

图为工作人员为车辆司乘人员进行体温检测。(资料图) 刘占昆 摄
图为工作人员为车辆司乘人员进行体温检测。(资料图) 刘占昆 摄

  自1月23日以来,江西陆续暂停了省际、市际、县际班车和包车客运,在保障群众必要出行需求的基础上,实施全面或部分暂停农村客运、城市客运等管控措施,全力遏制病毒通过道路运输工具传播。

  江西省公路运输管理局局长易宗发说,当前,春运返程高峰在即,疫情防控形势严峻,道路运输行业面临的防疫情和保运输任务更加繁重。该局将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道路运输保障工作。

图为2月6日,车站工作人员对到达南昌的旅客进行逐一检测。 张杰 摄
图为2月6日,车站工作人员对到达南昌的旅客进行逐一检测。 张杰 摄

  在防疫情方面,江西运管局将坚决做到“五个”严格。其中,对客运站输出和输入人员做到进站、检票、出站各检查一次。对体温超过37.3℃的乘客,按照程序上报、移交;严格控制道路运输车辆载客率,为乘客隔位、分散就坐以及在车辆内设置途中留观区域创造条件。

  在保运输方面,易宗发表示,将根据本地疫情情况和群众出行需求,科学研判提出具体方案,报经相关部门批准后,适时恢复开通本辖区农村客运班线,适时恢复接驳火车站、机场的班线客运等,保障群众安全出行。

  铁路:动态调整运输能力 尽力满足客流需要

  针对下一步逐步返城复工、返程客流将依次启动的情况,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客运部副主任郭雪华表示,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客流变化,铁路部门将动态调整运输能力,千方百计保障铁路大动脉畅通。

  郭雪华说,铁路部门将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对接,根据正月十五、十六客流上升情况,北上广等热门方向大部分车次恢复图定编组,部分短途动车重联,广深、沪杭、北京方向开行旅客列车40对。管内萍乡至南昌、抚州至南昌、南昌至厦门、福州至厦门、三明到厦门等热门方向加开动车40对,尽力满足客流需要。

  为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郭雪华表示,铁路部门将加强旅客进出站测温,加强列车途中管理,加强消毒保洁,对候车室、售票厅、进站口等公共处所全面消毒;将减少列车发售人数,引导旅客隔位就座,在列车运行途中发现发热、干呕等症状的乘客时,及时调整到隔离区。

图为2月6日,南昌车站对候车区进行定时消杀,确保旅客出行安全。 张杰 摄
图为2月6日,南昌车站对候车区进行定时消杀,确保旅客出行安全。 张杰 摄

  机场:实施测温排查全覆盖 加强候机楼安全防护

  江西省机场集团公司运行监控指挥中心总经理王翔表示,江西省机场集团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空中”阻击战。在输入输出人员管理方面,实施测温排查全覆盖,实施进港旅客身份信息查验,及时隔离、转诊、转运发热旅客,加强旅客的健康巡察和防护政策、防护知识的宣传等。

  在候机楼安全防护方面,王翔说,做好候机楼的通风和环境卫生,保证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正常运转,加大新风量的引入,每天至少四次通风换气;加强候机楼工作场所、旅客通道、公用设施设备以及航空器、摆渡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消毒杀菌工作;对所有进入候机楼的人员包括工作人员,进行测温排查,排除发热人员进入楼内。

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对进出港旅客进行体温检测。 连三思 摄
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对进出港旅客进行体温检测。 连三思 摄

  返程高峰在即,机场如何应对疫情防控?王翔表示,从目前来看,南昌机场航班量,旅客量同比有明显下降,2月10日是返程复工的时间节点,预计在2月8日、9日客流会有个相对的小高峰,2月16日后的学生返校也可能出现大客流现象。

南昌昌北国际机场新增、安装红外智能测温仪12台,助力无发热旅客无感通关,同时安排人工复测流程。 连三思 摄
南昌昌北国际机场新增、安装红外智能测温仪12台,助力无发热旅客无感通关,同时安排人工复测流程。 连三思 摄

  为此,南昌机场将适时加开测温通道,避免旅客测温排队,确保旅客出行顺畅;加大候机楼安全防护力度;做好安检、候机、登机秩序的维护;严守民航安全底线,确保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完)

【编辑:朱延静】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