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一山之隔,急若武汉

一山之隔,急若武汉

2020年02月12日 22:27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抗击新冠肺炎)一山之隔,急若武汉

  中新社河南信阳2月12日电 题:一山之隔,急若武汉

  中新社记者 赵敏 李贵刚 阚力

  与武汉一山之隔的河南信阳告急!

图为光山县人民医院隔离病区的一组医护人员为自己加油 张宇扬 摄
图为光山县人民医院隔离病区的一组医护人员为自己加油 张宇扬 摄

  “疫”情:武汉,我离你很近

  “武汉,我离你最近,你在大别山南,我在大别山之北。只一山之隔,一伸手,就摸得到武汉大哥的鼻梁,一抬起淋湿着灌河水的脚就踏进长江水……”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河南商城县作家张绍金创作一首《武汉,我离你很近》的诗歌,为武汉加油,也为信阳加油。

  从中国版图上看,信阳和武汉仅一山之隔,一衣带水。

  这座山,就是家喻户晓的大别山,因1947年刘邓(刘伯承和邓小平)大军挺进大别山而闻名中外。

  从风俗习惯看,信阳人“武汉味”浓重:求学、问医、做生意习惯去武汉;喜食热干面、大米;说话偏湖北口音……

  在武汉眼中,信阳是“湖北郊区”。在河南眼中,信阳是中原“南大门”。信阳人则自称是“豫风楚韵”,两者兼有。

  从信阳往南百余公里,乘高铁40余分钟可达“九省通衢”的武汉;往北300公里,乘高铁1小时便是河南省会郑州。

  正是由于这种与生俱来的关系,信阳和武汉人员往来密集,信阳离疫情重灾区武汉仅仅40分钟,也是战“疫”前线。

图为光山县人民医院一名医护人员休息片刻后戴上口罩准备继续战斗 叶继斌 摄
图为光山县人民医院一名医护人员休息片刻后戴上口罩准备继续战斗 叶继斌 摄

  复工:武汉返乡8万人“爽约”

  “逢双不逢单。”2月11日,是中国农历正月十八,各地相继迎来了复工潮。

  按照当地喜好吉日外出的风俗习惯,这一天理应是数以万计外出务工人员拎着大包小包远赴大城市打工的好日子。其中,武汉是他们最热衷的外出打工目的地之一。

  有逾1亿人口的河南是中国劳务输出大省,信阳是河南劳务输出大市。有统计称,在武汉的流入人口中,信阳人口占比1.54%。

  根据百度迁徙数据,500万从武汉流出的人口中,其中,河南排第一,信阳排在河南第一。

  信阳官方最新统计显示,全市共核查从湖北返乡9.8万人,其中武汉返回8万人。

  不过,鉴于疫情防控,这些返乡的8万人与武汉“爽约”,全部在家进行医学隔离观察。

  眼下,从武汉返回已过隔离期的葛峰尚未作任何打算,“目前,还没有考虑还要不要去武汉,待疫情过后再说吧!”

  “爽约”背后是难题。信阳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陈春平介绍称,从武汉返回信阳8万人多数分布在农村,疫情防控任务艰巨。

  从2月1日至今,信阳确诊病例渐增。河南省卫生健康委2月12日消息称,截至11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1135例。其中,信阳231例,位居河南第一。

  面对严峻疫情,有信阳籍人疾呼:“劝尔故乡客莫归,待到疫情消散,尽赏映山红满大别山。”

图为信阳市中心医院专门设置的武汉密切接触发热病人的接诊处 朱光强 摄
图为信阳市中心医院专门设置的武汉密切接触发热病人的接诊处 朱光强 摄

  告急:战“疫”别忘了我

  晨曦,大别山区村庄里升起袅袅炊烟,那是疫情下乡村里最动人的风景线。

  置身风景线下,一条条乡村大道,孤独又寂静鲜见人来人往;一个个农贸市场,少了车水马龙的喧嚣。

  为守护中原“南大门”,信阳官民不遗余力。连日来,这里诞生了一个又一个感人故事:天天过家门而不入的乡镇干部;4天建成豫南版“小汤山”医院……

  泪目的战“疫”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医疗防控物资也频频告急。

  2月5日,《信阳日报》在头版刊发信阳医用防护物资告急!一些信阳籍人士纷纷呼吁:信阳告急!战“疫”请别忘了我!

  光山县人民医院是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之一。该医院院长胡传松说,“目前最缺N95口罩,医用防护服库存仅剩300套。”

  “二三线医护人员自购的N95口罩都贡献给了隔离病房的同事。”信阳市中心医院一名医护人员告诉记者,随着社会各界的陆续捐赠,该院此前物资急缺的情况有所缓解,但一线隔离病区的医用物资仍处于急缺状态,并未缓解。

  信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后勤保障组组长江发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各界呼吁,捐赠物资明显增多,但绝大多数捐赠物资还达不到一线医用标准。“按照全市总库存也就是一天的量,有些医院库存甚至达不到一天的量。”

  江发刚说,目前,一线防护救护物资非常急缺,各方还在全力寻找各种渠道。(完)

【编辑:周驰】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