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探访涉外疫情防控“前沿堡垒”:严防之中更显温情

探访涉外疫情防控“前沿堡垒”:严防之中更显温情

2020年04月01日 16:28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探访涉外疫情防控“前沿堡垒”:严防之中更显温情
    驻沪口岸工作组人员引导入境人员有序入境。 苏宫新 摄

  中新网南京4月1日电 (苏宫新 杨颜慈)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呈蔓延扩散趋势,防范境外输入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江苏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安排,由江苏省公安厅牵头组建的驻沪口岸工作组进驻机场已近一个月,统筹协调入境赴江苏人员的接收护送工作。

  近日,记者通过实地探访江苏省涉外联防联控指挥部驻沪口岸工作组这座涉外疫情防控“前沿堡垒”,不难发现在这座严密的“战斗城堡”中,亦不时散发着“江苏温度”的关爱与温情。

  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上海虹桥机场航站楼,闭环管理正在实现“舱门——家门”无缝衔接。

在机场,入境人员有序过检。 苏宫新 摄
在机场,入境人员有序过检。 苏宫新 摄

  通过拉起分隔线,设立“江苏”指示牌,工作人员陆续引导前往江苏省的入境人员集合登记,现场秩序井然。

  “在这里我们需要核对入境人员相关信息,将入境人员安排上指定车辆统一护送至昆山中转点。”驻沪口岸工作组副总指挥、浦东机场组组长、江苏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总队总队长高超说。

  “一问、二测、三验、四引导,所有入境前往江苏的人员我们都会按这四步进行操作。”浦东机场组民警张权告诉记者,对于集合前来的入境人员他们将再次确认目的地是否为江苏,是否已扫码登记信息。

  确认无误,测量体温正常后工作人员还会验明护照信息并要求填写相关个人健康信息。填写完毕后,他们将引导入境人员在休息区等待转接车辆进行转送。

  “今天我们已经安排4辆车,转运114名入境人员前往昆山中转点。”高超表示,转运全程大约需要1.5小时,为确保转运质量,每辆转运车统一安排公安、外办、卫健工作人员各一名随行,沿途不停靠,不上下人员,真正形成“从舱门到家门”的全流程闭环管理。

  “现在我们采取的是四班工作制,6小时一班岗,尽量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得到充分休息。”高超说,随着近期入境人员的增多,一线27名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有了明显增加。“这对每个工作人员的体能、心理素质都是不小的考验。”

  “100-1=0”高超用这个算式形容涉外疫情防控工作——一个环节出现失误就可能导致前功尽弃。从3月5日抵达上海到今天,高超和浦东机场工作组的其它一线民警一样,没有换过一次班。

  用他的话说,既是战斗员,也是指挥员,情况不停在变,要求也不断在提高,工作也要趁热打铁。

驻沪口岸工作组人员为入境人员测量体温。 苏宫新 摄
驻沪口岸工作组人员为入境人员测量体温。 苏宫新 摄

  在坚固的一线防疫堡垒中,通过贴心服务,让这场“战役”的细微之处显“温度”。

  “没想到竟然有日文表格,真是准备得很细致很到位。”在浦东国际机场T2航站楼的入境人员江苏集合区,一名日本籍入境人员说。

  “针对日本籍和韩国籍人员在江苏投资经商人员较多的情况,我们特地制作准备了日文版、韩文版、英文版的健康状况申报表,便于外籍人员填写。”张权说。

  刚刚送走一批入境赴苏人员的余雯珺,一边在休息区补充为入境人员准备饼干,一边说,“很多境外回来的旅客,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飞行,有的还因为防疫意识比较强,全程不吃不喝,身心非常疲惫。基于这种考虑,我们特意准备了一些饮用水和饼干,帮助他们补充体力。”

  有时,工作组也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

通过拉起分隔线,设立“江苏”指示牌,工作人员陆续引导前往江苏省的入境人员集合登记,现场秩序井然。 苏宫新 摄
通过拉起分隔线,设立“江苏”指示牌,工作人员陆续引导前往江苏省的入境人员集合登记,现场秩序井然。 苏宫新 摄

  高超告诉记者,3月18日下午,当他在机场执行检查时,集合点来了一名“特殊旅客”,工作组三地联动开展了一场“爱心接力”。

  “当时来了一个6岁左右的小女孩,拖着两三个行李,从日本飞抵上海说要独自一人回盐城。”高超说,确认这一情况后,工作组立即安排人员为其提供食物,并与女孩家人取得联系,告知女孩情况。民警夏丹受命随车陪护,充当起了小女孩的“临时妈妈”,一个半小时的转运过程中全程悉心照看。

  在昆山中转基地民警的张岩接到消息后,立即与盐城工作组的同志对接并协调执勤人员全程陪同小女孩完成信息登记、健康检测、物品清点等相关流程,盐城工作组派专车将小女孩接回了盐城,并移交至家中进行居家隔离。

  3月26日晚,中国宣布3月28日起暂停持有效中国签证、居留许可的外国人入境,并于3月29日起减少部分国际航班。高超表示,虽然可能届时入境人员会有所减少,但对接下来的工作他们仍将全力以赴,用更多的贴心服务,让入境人员感受到满满的“江苏温度”。(完)

【编辑:梁静】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