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政府公信力高,县长直播才会火

政府公信力高,县长直播才会火

2020年04月05日 06:23 来源:文汇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政府公信力高,县长直播才会火

  文汇报:如何评价县长直播带货的兴起?

  向春玲:作为新电商的一个模式,从去年起,官员直播带货就在县域经济中快速发展起来。在目前疫情对农产品销售造成了极大影响的情况下,特别是对中西部边远贫困地区,这是个为民解困的好事。

  首先,领导干部在各项工作中都要有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去思考贫困地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什么?最困难、最忧虑、最急迫的实际问题是什么?县长们此时运用“互联网+”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助力扶贫,解决贫困地区农民最急迫的农产品销售问题,是雪中送炭,体现了这样的情怀。

  其次,疫情给城乡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多困难:一边是城市农产品供应紧张,一边是农业企业销售受阻。当前,中央要求统筹好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两项工作。这个时候,县长直播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促销农产品的效果,而且销售成果斐然。换句话说,“县长直播”给复工复产、恢复经济摁下了“快捷键”。

  再次,我们欣喜地看到,县长们能适应信息化技术革命发展大势,掌握信息技术手段,使它成为新时期为人民服务的抓手,高效地、直接地服务于老百姓,使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在网络环境下,直播时的领导干部身处网民的“围观”之中,用群众熟悉的网络语言和网民亲密互动,网民的点赞体现了群众对干部亲民行为的认可。

  文汇报:官员直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向春玲:县长作为公职人员,与带货“网红”有所不同,县长助农直播是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推介当地优质农产品。第一,县长直播为什么会火?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政府公信力强,群众相信干部,相信政府。因此,官员直播必须要做好产品质量的把关,向消费者实事求是地传递产品信息,不能过分夸大宣传,否则,就会损害产品的形象,损害公职人员的形象以及政府的公信力。

  第二,县长直播应杜绝形式主义。如果没弄清楚产品特点、目标人群的位置、相关上下游产业链需求,就仓促上阵,只为露个脸,出风头,或者是为了随大流——别人直播,我也要直播,效果肯定事倍功半。

  第三,县长直播是为了帮助解决群众农产品滞销困难,不是为某个企业做广告。鉴于公职人员身份,直播时要处理好与企业的关系,更不能允许利益输入的存在。一旦发现存在此问题,便是违背了初心,违背了党纪党规,定要严厉查处。

  文汇报:这种形式未来是否有必要继续推广?

  向春玲:疫情下,偏远贫困地区受限于知晓度、运输难等状况,县长直播能成为农产品销售的“秘密武器”。但是,这却不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常规武器”。一方面,领导干部有自己的行政工作职责,很难经常抽出时间花在直播上;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县长主播”的身份不可能永远保持神秘,销售效果可能大打折扣。领导干部应结合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判断是否有需要直播。天天做直播是不可能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领导干部可以不重视“视频直播”这种新兴的网络销售模式,成为一名“旁观者”。相反,直播经济前景看好,他们应主动了解、参与并成为“引导者”,特别是对参与过直播的县长而言,他们比其他人更熟悉其运作模式,更容易发现其中的短板和问题,思考对策保护它,规范它。

  有的领导干部“先迈一步”,试水视频直播,他将来并不是说一定要成为“网红”,而是可以通过对社会和市场的服务,制造更多的“网红”。通过示范引导,培育电商资源和人才,让更多的企业、合作社、农民破除思维禁锢,接触新模式。构建新渠道。与此同时,针对直播中出现的一些模糊的、甚至违规的现象,政府应当加紧出台一些政策、规范、法律法规,保障行业健康、持久地向前发展。

  我们提倡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型政府,在这场直播带货大潮中,领导干部应一手抓保护,一手抓规范;一手抓服务,一手抓法治。我们在面对技术创新时,需要拥有更高的管理智慧。

  文汇报:透过直播带货这一现象来看,领导干部应如何适应互联网思维?

  向春玲:利用网络开展工作已经成为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老百姓都在网上,如果不会利用网络,不会运用互联网语言拉近与网民的距离,怎么走群众路线?那就是脱离群众、官僚主义、高高在上,群众是最反感的。

  互联网时代对当前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出了全新要求。领导干部要主动适应信息化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的扁平化、透明化、智能化,连接群众、了解民意、创新工作方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在直播等网络现场,我们看到很多领导干部接地气地和群众交流,迅速回应群众的诉求,这是回归为人民谋利益的初心。

  不久的将来,5G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会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政府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利用新技术手段,提高智能化的服务和管理水平。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水平,特别需要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和水平。

【编辑:陈海峰】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