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7月“科学”流言榜发布:今年“庚子多灾”?假的!

7月“科学”流言榜发布:今年“庚子多灾”?假的!

2020年07月31日 15:31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2020年大事件不断是因“庚子多灾”,有1种疫苗能预防12种癌症,阴雨天不容易发生火灾,上网课戴蓝光眼镜能防近视……这些在你我身边传播的所谓“科学真理”,其实都是谣言!今天,北京市科协、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发布7月“科学”流言榜,对上述谣言一一辟谣。

  1、2020年大事件不断是因“庚子多灾”

  流言:

  每到庚子年,太阳、地球、木星、土星和银河面并到了一条线,扰乱了地球的引力场和磁场,导致太阳风和等离子流更强烈地扑向地球,影响了地球上的空气和水流,使得地球上各种自然灾害频发。

  真相:

  把自然灾害甚至是人为灾难归咎于天文因素,让在宇宙中甚为“渺小”的地球背锅,这是很荒谬的。

  天文上,每年都会发生一些特殊天象,比如前不久出现的金环日食,各种新闻报道中普遍认为极为罕见,下一次只能等到2030年才能看到。实际上,日食每年都有,但由于位置的缘故,每次日食都只有部分地区能看到。只要愿意“跨国追日”,每年都可以看到“十年一遇”的日食。

  中国古人认为彗星是扫把星,是不祥的征兆。但在现代年轻人中广受追捧的流星雨,正是彗星碎片进入地球大气层的“一闪而过”。

  还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当人们觉得工作、生活不顺利,就想到可能是水星逆行(俗称“水逆”)导致的。除了所谓的“水逆”,其他行星也都会“逆行”。原因很简单,八大行星就像在同一个操场不同跑道上跑步的运动员,逆时针绕着操场跑圈。这些运动员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有时候不同跑道上的运动员相互之间肩并肩、连成一条线,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地球在第三条跑道,当地球跟其他“运动员”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就会觉得别人在后退。这完全是因为选择地球作为参照系导致的视觉错误。事实上,这些星球根本就没有逆行过。

  总之,天空中出现各种天象是正常现象,有的年份自然灾害确实偏多,但两者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把两种不相干的事实扯在一起,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这是很不科学的。

  2、有1种疫苗能预防12种癌症

  流言:

  DCV癌症疫苗可以预防包括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等12种以上的癌症。

  真相:

  有媒体日前报道,香港MDX医疗集团发布“DCV癌症疫苗”,可以预防包括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等12种以上的癌症。

  事实上,恶性肿瘤具有“异质性”,即便被划分为同一种肿瘤,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目前预防肺癌都难以做到,别说一起预防12种癌症了。只靠“DCV癌症疫苗”产品说明中提到的那样,控制广谱WT1基因就可以预防(先假设所注射的物质能够调控该基因)是不可能的,所谓“万能基因”纯属子虚乌有。

  目前,肿瘤疫苗分为预防性和治疗性,分别注射给健康人和肿瘤患者。预防性肿瘤疫苗只能针对由病毒等微生物引发的肿瘤,由于这些类型的肿瘤能够明确形成机理,因此可以预防。目前已经有多种预防性肿瘤疫苗上市,如宫颈癌疫苗、乙肝疫苗等。治疗性肿瘤疫苗的应用则相对较少,目前仅有一种治疗前列腺癌的肿瘤疫苗在美国上市,多个治疗产品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3、阴雨天不容易发生火灾

  流言:

  雨水多的时节不容易发生火灾。

  真相:

  说到防火,大家通常更关注高温干燥的天气,但其实阴雨天也容易发生火灾。下雨只是增加了空气湿度,并不能减少火灾的发生。

  阴雨天发生火灾事故有诸多原因,比如在阴雨天潮湿环境下,户外的高压线、变压器、变电箱等电力设施容易发生打火现象;一些暴露在室外的线路磨损、老化后,长时间被雨水侵蚀,容易发生短路打火。

  空气潮湿时,电器(尤其是一些超期服役的高龄电器)内部的灰尘杂质因潮湿而变成了导电体。当电器通电后,浸湿的灰尘杂质极易被电流击穿,引起燃烧。

  电源插头接触不良时,再遇到天气潮湿或插头绝缘表面有灰尘,时间一长就会导致绝缘损坏,产生碳化通道,插头的正极和负极就会产生大量电流,这就是“爬电”。当电流过大时,就容易引燃附近的可燃物。

  另外,雷雨天气下,居民家中的电器、充电设备,还可能因雷击而意外起火。所以,在做好雨天安全出行防护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阴雨天的火灾防范。

  4、上网课戴蓝光眼镜能防近视

  流言:

  上网课时应该戴上防蓝光眼镜,能有效保护视力,防止近视。

  真相:

  儿童青少年近视主要是由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导致视疲劳和使用姿势不当造成的。电子产品的蓝光并非导致近视的“罪魁祸首”,防蓝光眼镜选择不当反而有害无益。

  通常所称的蓝光是指波长范围在400-500纳米的可见光。蓝光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不仅是电子屏幕,太阳光、许多LED灯具等同样也有蓝光。

  蓝光具有造成视网膜损伤的可能性,这与视网膜接收到的蓝光剂量有关。也就是说,蓝光照射只有达到足够的时间和一定强度后才有可能造成视网膜伤害。

  质量合格的电子产品已经过滤了有害的短波蓝光,其蓝光危害值基本都处于无危险级别。也就是说,正确使用手机、平板电脑所接触到的蓝光一般不会对眼睛造成损害,目前也没有蓝光导致近视的直接证据,家长不必过分担忧所谓的“蓝光危害”。

  防蓝光眼镜选择不当,对预防近视有害无益。医学上暂时还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防蓝光眼镜等产品,在防控近视方面能够起到显著效果。相反,因防蓝光产品数量众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如果选购不当,反而容易给孩子的眼睛带来伤害。所以,采取正确的使用姿势,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可以防止儿童青少年出现近视。

  5、环首都圈发生较大地震风险上升

  流言:

  7月12日凌晨唐山5.1级地震后,环首都圈发生较大地震的风险上升了。

  真相:

  唐山在1976年7月28日发生7.8级地震之后,当地的地壳破裂比较严重,容易积累地壳应力。而应力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导致一些大小不一的地震,这是老震区比较正常的活动状态。此次地震震级为5.1级,属于中等地震,不会造成大的破坏。京津冀区域的广大民众对此不必太过担心。

  历史统计资料表明,环首都圈的地震活动一直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有的时期弱,有的时期强。虽然环首都圈的地震活跃性相对前些年有所上升,北京这几年也发生过多次3级左右的地震,但总体而言,环首都圈整个区域的地震活动依旧处于较低的水平,并且低于平均水平。目前的活跃也只是相对其前几年而言,整个趋势是缓慢的,不是加速,整体依旧处于较低的地震活动状态。

  不过,根据地壳应力的周期性活动规律,整个华北区域地震活跃的趋势值得关注和警惕,对京津冀区域尤其是首都北京来讲,需要尽早、科学地做好更高级别地震的预防,做好地震安全教育。

  6、体格越好的人,越容易中暑

  流言:

  体格越好的人对环境的适应性越好,一旦适应了高温天气,就容易对危险视而不见,从而更容易引发中暑。

  真相:

  中暑的专业名称叫“热射病”,可以分成经典热射病(也称非劳力性热射病)和劳力性热射病两种。前者多发于老弱病群体,而后者多发于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精壮人群。但是对于体弱的人而言,甚至不怎么劳作也会中招。跟“劳力性热射病”相比,祸害体弱人群为主的“经典热射病”更危险。

  有数据显示,经典热射病在夏季高温期间的人群发病率为(17.6-26.5)/10万。每年因此住院的患者中,如病情严重进了重症监护室,死亡率可以高达70%。因中暑死亡的患者中,大约一半是在住所发生中暑,在工作场所发生的中暑占比不到三分之一。

  可以说,热适应能力越强越不容易中暑。如果中暑,说明还没有适应环境,或者是环境已经超出了人类的生理耐受极限。对体弱人群而言,中暑很可能是雪上加霜。老年患者本身就容易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同时使用多种药物,这些都是导致中暑风险和死亡率增加的危险因素。越小的孩子,体温调节功能就越不成熟,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就越弱,一旦发生中暑,进展非常迅速。每年夏天几乎都会发生儿童被锁在车里短时间内死亡的事故。因此,夏季来临,老人和孩子需要我们重点关注,避免出现中暑。

  7、蚊子叮咬会传播新冠病毒

  流言:

  千万不能去蚊子多的地方,因为蚊子叮咬会传播新冠病毒。

  真相: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一项研究证实,新冠病毒不能通过蚊子传播给人类,支持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蚊子不能传播新冠病毒的论断。该大学生物安全研究所的研究团队通过病毒胸腔内接种,对新冠病毒在三种常见且分布广泛的蚊子中的感染和复制能力进行了测试。这三种蚊子分别是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它们代表了感染人类的两个最重要的虫媒病毒属。

  胸腔内接种是对蚊子进行病毒攻击的最极端方法,如果在胸腔内接种后新冠病毒没有在蚊子体内复制,那么即使蚊子吸食了含有病毒的患者血液,仍可以排除其传播病毒的可能性。

  研究人员在接种后两个小时内收集的样品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证实该病毒可以有效地传递给蚊子;但在接种24小时之后的所有时间点收集的277个样本中均未检测到该病毒。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新冠病毒无法在蚊子体内复制,蚊子不会成为该病毒的传播媒介。

【编辑:黄钰涵】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