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从志愿军到上市公司董事长 抗美援朝老兵忆峥嵘岁月

从志愿军到上市公司董事长 抗美援朝老兵忆峥嵘岁月

2020年10月30日 09:51 来源:中国新闻社微信公众号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从志愿军战士到上市公司董事长,86岁抗美援朝老兵忆峥嵘岁月

  作者:周潇男

张沛年轻时照片。受访者供图
张沛年轻时照片。受访者供图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16岁的张沛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奔赴战场,经过战争的洗礼,从部队转业后,毅然支援扎根边疆,建设新中国,与广西一家机械厂共同成长、由弱变强,并带领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张沛也从一名志愿军战士成为上市公司的董事长。

张沛年轻时照片。受访者供图
张沛年轻时照片。受访者供图

  16岁入伍中国空军

  “这些是我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后所获得的纪念品,它是那段峥嵘岁月的见证。”红闪闪的军功章、略显陈旧的军功证明书、英姿飒爽的军装照……因为一段特殊的历史,86岁的张沛一直珍藏这些纪念品。

  知道有记者前来采访,张沛早已提前将纪念品摆放整齐。10月27日,在广西柳州市柳工生活南区,张沛深情地望着这些“老物件”,详细而认真地介绍每个军功章和荣誉证书的由来。

  虽然已年过八旬,张沛腰杆笔直,脸上精神奕奕,走路仍然豪迈矫健。从入伍讲起,张沛缓慢而坚定的声音一下子把我们拉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全国上下都在宣传保家卫国,征集志愿军到抗美援朝前线。1934年出生的张沛是江苏南通人,年仅16岁的张沛怀着满腔热情,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那时只想上战场,根本就没考虑过怕死的问题。”回忆起参军入伍、奔赴战场的情形,张沛依然历历在目。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学校为张沛颁发的毕业证书。周潇男 摄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学校为张沛颁发的毕业证书。周潇男 摄

  刻苦学习 申请赴前线参战

  入伍后,张沛一心想到前沿阵地杀敌立功。由于抗美援朝形势发展急迫,新建空军部队急需地勤人员。1950年10月初,张沛经体检合格后,被选送到济南空军第五航空学校机械师班学习空军地勤。

  “我们是为抗美援朝而参军的,因此,我们学习的时间抓得很紧,上课堂、礼堂、饭堂都背上书包列队齐行。那时候,大家都是满腔热血,都想早点上战场,我们班全部同学都写了申请书,申请到前线去参战。”

  1951年5月,学校决定让张沛等学生提前毕业。张沛被分配到中国志愿军空12师34团,进驻上海虹桥机场进行训练。尽管已经过去了70年,张沛对当年的学习生活仍然记忆犹新,他记得自己是从最检查飞机开始学习,后来逐步学习飞机的各种定期维护、故障排除、文件记录等。

  “我们深知战争形势的紧迫,大家都会主动要求多做工作,尤其是独立发现和排除故障的方面的。”虽然实战经验不足,求战心切的张沛和他的战友们,抓紧点滴时间刻苦学习。

张沛荣获过的各项奖章和证书。周潇男 摄
张沛荣获过的各项奖章和证书。周潇男 摄

  每天凌晨三点起床负责地勤工作

  1952年3月19日,张沛随部队进驻到鸭绿江边中朝边境的辽东大孤山机场,正式参与抗美援朝战斗。 进入战场的第一天,张沛就经受了极寒天气的考验。“零下二十几度,感觉冷气直往裤子里钻。只能跺脚搓手取暖直到天亮。”

  张沛回忆称,作为地勤人员,和战友们睡在工棚里。每天认真细致的做好飞机的战前准备工作,保证故障不过夜。全天处于待命状态,一有警报立即协助飞行员战斗起飞。

  “那时候的维修任务十分繁重,每天3点钟起床,为飞机升空作战做好一切准备。每次飞机起降后,都要做各种检查,不能有任何失误,还要尽量快速。因为当时我方飞机少,敌方飞机多,为了对敌,飞行员必须频繁出战,一天少则二三次,多则四五次,就靠地勤维护战机性能,保障战机随时可以升空作战。”

  虽然战争紧张,张沛仍利用空隙学习时事政治和讨论战时机务保证问题。“我们还开展技术革新,当时为解决副油箱的可靠供油,研究出简单又可靠的通气检验方法,成功的保证了副油箱的可靠供油,该方法在部队中进行了推广并受到奖励。”

朝鲜政府给张沛颁发的军功证书。周潇男 摄
朝鲜政府给张沛颁发的军功证书。周潇男 摄

  经历生死考验

  和正面战场相比,地勤人员较少见烽火连天的场面,但惊心动魄的事情时有发生。一天,张沛所在大队的8架战机正在等待战斗值班,飞行员坐在驾驶舱内,张沛站在机旁悬梯上,随时协助飞行员起动升空。突然2架美国F86敌机飞抵机场临空扫射,为保护飞行员安全,张沛和机械师们自觉的趴在驾驶舱顶上,用身体保护飞行员。“这时有一架苏军飞机返航,美F86机立即追上苏军机射击,使我们逃过一劫,大家都经受了一次生死考验。”

  张沛清楚地记得当年的12月2日,34团飞行人员驾机击落了一架F86敌机。“知道敌机被击落,激动地欢呼雀跃,热泪盈眶。飞机回来后,我们在上面喷上第一颗红五角星,后来每次击落敌机,就喷上一个颗星。”

  张沛自豪地说,正是因为这场战斗中的出色表现,全团荣立了集体二等功,而他本人也荣立了个人三等功。

  “我们团在空战中也有数名飞行员牺牲,他们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烈士,永远怀念他们。”说到此处,张沛神情黯然,叹了一口气。

张沛获得的军功证明书。周潇男 摄
张沛获得的军功证明书。周潇男 摄

  从志愿军战士到上市公司董事长

  由于战争中作出了贡献,张沛获得了朝鲜政府颁发的军功证书,并获得了1953年去北京参加国庆检阅的机会。

  “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一切服从组织的安排。”1959年,张沛转业到地方,为支援边疆,开始扎根广西。

  1964年,张沛进入柳州工程机械厂工作。由于对机械技术有着天然的爱好与兴趣,张沛很快在装载机研制小组中成为技术骨干。1968年,型号Z435的装载机通过国家鉴定,这是我国首台通过鉴定的装载机,随后开始小批量生产。

  受从军经历的影响,张沛将抗美援朝精神融入血脉里,将在部队积累的技术经验,传承到工作岗位上。

  “他对技术研究近乎痴迷,做事又执着又认真。虽然担任领导岗位,但是经常和我们一块加班到凌晨。他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柳工的工程机械在全球市场的异军突起,他功不可没。”柳工首席科学家初长祥评价称。

  张沛在柳工先后担任过设计组长、副厂长、厂长、董事长等职务,获得过全国劳动模范和中国机械行业终身成就奖等荣誉。担任柳工第三任厂长期间,认为当时的生产能力影响了柳工的发展步伐,于是决定成立股份制公司上市。1993年10月,“桂柳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广西首家上市公司。

  1999年,65岁的张沛正式退休。说起退休,张沛的老伴过话来:“他闲不住,本来退休就晚了几年,退休后又被公司聘为顾问,他总不忘关注公司的动态和发展”。

  在张沛整洁简朴的家里,记者看到他的两个老花镜。张沛笑着给介绍:“这两个老花镜,都是每天学习用的。每天看书戴着一个,看电脑戴着一个”。说着,张沛随手拿起沙发上的几本书,“我每天都有看书读报的习惯,时刻关注国防和军队建设”。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现在的年轻人需要做的是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工作。”张沛用简单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自己的心愿。

张沛和老伴一起看电视新闻。王以照 摄
张沛和老伴一起看电视新闻。王以照 摄
【编辑:刘湃】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