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综述:内蒙古经济转型加速 新能源新科技助力高质量发展

综述:内蒙古经济转型加速 新能源新科技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2年01月26日 18:58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视频:内蒙古经济转型加速 新能源新科技助力高质量发展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26日电 题:内蒙古经济转型加速 新能源新科技助力高质量发展

  作者 马知远 张林虎

  在人们的印象中,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和丰富的农牧业、矿业资源,属于资源依赖型地区。近年来,内蒙古地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地区经济向创新驱动、绿色低碳、集约高效型转变。近日,记者走访内蒙古中西部多地,对高新技术和新能源应用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了解。

图为乌海市采用氢基熔融还原技术的冶炼项目的铸铁流槽。 马知远 摄
图为乌海市采用氢基熔融还原技术的冶炼项目的铸铁流槽。 马知远 摄

  乌海市是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工业城市。在这里,采用氢基熔融还原技术的冶炼项目已稳定投产。与传统高炉冶金相比,其碳排放量降低30%以上、二氧化硫排放减少38%、氮氧化物减少48%、颗粒物减少89%,其生产出的高纯生铁产品是风电、核电、轨道交通等高端装备制造业急需的优质原料。

  乌海市氢冶金项目副总经理张勇介绍说:“这项工艺符合国家低碳的发展方向,我们如果能够把这个技术推广好,在推动当地氢能城市的建设同时,带动当地的工业经济建设,也有利于环境改善。”

  包头市是中国重要的稀土资源产地,依托这一优势,当地形成了从稀土原矿开采到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记者在包头市稀土高新区探访了解到,由中国企业使用稀土材料自主研发的微型音圈马达可提高摄像头成像质量,技术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加速了国产替代进口转型升级速度,该产业的发展也延伸了稀土磁性材料终端应用领域。

图为在包头市稀土高新区微型音圈马达制造工厂内,工人正在工作。 马知远 摄
图为在包头市稀土高新区微型音圈马达制造工厂内,工人正在工作。 马知远 摄

  在包头市G7西部陆港,数字货运物流模式使车辆周转率大幅提高。统一规格的封闭集装箱可以有效解决煤渣外溢和环境污染。货车将集装箱甩下之后,后续的卸煤工作由氢能源重卡承担。该模式搭建的电煤运输生态圈不但推进了当地绿色物流体系建设,也对当地氢能源卡车产业链产生积极作用。

图为包头市G7西部陆港内,货车正在卸下集装箱。 马知远 摄
图为包头市G7西部陆港内,货车正在卸下集装箱。 马知远 摄

  在占据中国探明煤炭储量六分之一的鄂尔多斯市,新能源和5G技术在矿山、矿井的应用,使得当地煤炭产业绿色、智慧化转型。在准格尔旗麻地梁煤矿,智慧矿山建设不断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如今煤炭的生产、运输、洗选、销售等环节皆可在线上集中操控完成。原先需要60人的工作流程,如今只需8人在智能调度集控中心即可完成。目前麻地梁煤矿已实现多项5G工业应用,建成了贯穿煤矿企业管理全流程的智能系统。

图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麻地梁煤矿的智能调度集控中心内,工作人员操作远程设备采煤。 马知远 摄
图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麻地梁煤矿的智能调度集控中心内,工作人员操作远程设备采煤。 马知远 摄

  麻地梁煤矿总经理徐辉告诉记者:“‘5G+’智慧矿山是通过5G技术、物联网大数据,把煤矿各个生产工艺环节、开采工艺融合起来,解决了煤矿传统的经验管理问题。能够实现煤矿的精准生产、低碳生产。”

图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麻地梁煤矿内采用5G技术的仓库和无人机械。 马知远 摄
图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麻地梁煤矿内采用5G技术的仓库和无人机械。 马知远 摄

  在位于河套平原的巴彦淖尔市,现代化农牧业也依托新技术、标准化养殖和品牌建设实现增效增收。位于乌兰图克镇的农业产业园采用先进的农产品种植技术实现了“南果北种”;采用物联网技术的大棚内,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也长势喜人。

  记者了解到,当地为提升初级产品附加值,注册了区域公共品牌集体商标。着力打造标准化体系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全程追溯体系,以此带动区域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图为巴彦淖尔市乌兰图克镇大棚内的物联网设备。 马知远 摄
图为巴彦淖尔市乌兰图克镇大棚内的物联网设备。 马知远 摄

  “我们的核心目的是通过区域品牌的引领,让农牧业产业提质增效,带动区域的发展,提高单位亩产效益,让老百姓真正地受益。”当地区域公共品牌推广负责人张骅说。

图为巴彦淖尔市区域公共品牌大数据平台示意图。 马知远 摄
图为巴彦淖尔市区域公共品牌大数据平台示意图。 马知远 摄

  从利用新能源的新型工业城市,到采用新技术的传统农牧业区,内蒙古地区正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在推动经济转型过程中,以高质量发展为基础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完)

【编辑:李骏】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