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红网:揭出潜规则不是"精神病"就是"敲诈犯"?

2008年11月13日 14:45 来源:红网 发表评论

  离职前,某房地产公司销售员郭强偶然从公司电脑里发现了几份单位“慰问”领导的名单。名单上,赫然写着公司的“慰问计划”,涉及到某区多个政府机关和单位。

  郭强以此为砝码,向公司老总要价30万出售此名单,和老总周旋了一个星期后,郭强收到近一万元钱,但他随即被警方抓获,以犯敲诈勒索罪被一审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现代快报》11月12日报道)

  “慰问计划”是个什么玩意儿?怎么看都像是“送礼计划”,甚至还有“行贿计划”之嫌。而据此案当事人郭强说,他知道这些房地产行业的潜规则,所以才想到发短信敲诈——小偷能反腐、小姐能肃贪,现在,又有一位敲诈犯“挺身而出”,“勇揭”行业潜规则。

  对于所谓的“慰问计划”,我们并非第一次听说。今年四月份,网上就流传一篇帖子《玫琳凯泄密资料之政府公关机密记录档案》,帖子中公布了数百位获赠玫琳凯化妆品的人员名单及其详细个人信息。玫琳凯(中国)化妆品有限公司发函表示,此事为该公司离职员工邱某所为,邱某散布的资料是经其非法窃取玫琳凯公司的历史资料后进行加工和篡改而成的,“泄密者精神有问题”。(4月26日《南方都市报》)

  原来,“慰问计划”、“公关计划”之类的潜规则绝非只是存在于房地产一个行业。忍不住产生两点疑问:

  其一,揭穿潜规则的人或成了“精神病”,或成了诈骗犯被绳之以法,而潜规则为何依然巍然不动?那些在名单上的政府工作人员,是不是应该受到处理?那些炮制和实施“慰问计划”和“公关计划”的人,是不是应该受到追究?事实上,类似事件尽管屡屡上演,却一般都没有下文,不了了之的可能性非常大。该“慰问”的继续“慰问”,该“笑纳”的继续“笑纳”,所有的潜规则依然如故,按既有轨道在运转。

  其二,揭出潜规则的为何不是“精神病”就是“敲诈犯”?如果说某些知道内情的“正常人”对此熟视无睹,是因为“法制观念淡薄”、缺乏“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何那些监管部门和政府人员也对此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呢?——哦,我差点忘了,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也是赫然出现在了“慰问计划”、“公关计划”名单上的。

  事实证明,每一个潜规则的背后,都有一个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当一个社会要指望“精神病”和“敲诈犯”才能揭露潜规则的时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作者:乔志峰)

编辑:朱鹏英】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