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APP

中新视频

中新网

四川大凉山教育脱贫:落实“一村一幼”计划改变孩子未来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21日 09: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解说】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在这里,许多村寨分布在高山深谷之中,孩子们在纯彝语的环境中长大,直到上小学才开始学汉语,跟从小就说汉语的孩子比起来,教育进度要落后一大截。为让民族地区幼儿过好“通用语言关”,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四川省2015年8月在凉山州率先启动实施“一村一幼”计划,一个村设立一个幼儿教学点,免费提供双语学前教育。

  【解说】近日,记者采访了凉山州昭觉县支尔莫乡党委书记阿吾木牛、盐源县泸沽湖镇舍垮村党支部书记李比玛扎石了解当地开展“一村一幼”计划的最新进展。

  阿吾木牛介绍,过去的“悬崖村”阿土列尔村和外界接触少,孩子上小学前跟着父母生活,没有地方学汉语,村中孩子需要顺着落差800米的悬崖攀爬17条藤梯才能下山上小学,因为语言障碍,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获得和其他孩子一样的学习成绩。

  【同期】(凉山州昭觉县支尔莫乡党委书记阿吾木牛)因为它以前交通很闭塞,就这个原因,所以说它跟外部的接触很少。村里面的小孩在上小学之前,一般都是在家里边就这样,就跟着父母。父母到什么地方就带着小孩,就一直跟随着父母,他也没有一个来学习汉语更别说普通话的语言环境是没有的。

  【解说】2016年“悬崖村”的幼教点正式成立,孩子在幼教点学习普通话、唱歌、跳舞、算术等,“悬崖村”家长看到孩子进入幼教点学习的变化后,开始主动把自家孩子送入幼教点,目前幼教点已有30名适龄儿童。

  【同期】(凉山州昭觉县支尔莫乡党委书记阿吾木牛)对这个小孩他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上的进步,包括他的思维跟陌生人接触的一种态度,还有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很大的一种变化。都逐步地跟外边的社会在适应。然后在2017年的时候,也是中国电信就给幼教点配了一套远程网络教育平台。通过这个东西小孩就可以看到更多的比如说动画片教学片,还有外边城市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他们都可以看到,这个包括对他们还有幼教点的老师都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解说】李比玛扎石告诉记者,目前舍垮村幼教点的适龄儿童已从2015年的40余人增长到60人,而该村大多数适龄儿童不仅能熟练地掌握使用普通话,而且待人接物以及生活习惯上也有了很大变化。目前舍垮村幼教点除了在筹备“互联网+教育”的现代远程教育硬件设施,还增加了亲子运动会等户外活动,来加强适龄儿童的心理引导建设。

  【同期】(凉山州盐源县泸沽湖镇舍垮村党支部书记李比玛扎石)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我们村在前一个月我们就组织了一次亲子户外运动会,通过这种活动让孩子接受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接触到外界的一些(新鲜事物),在他们心里形成一种模式,以正确地引导他们。

  【解说】凉山州教育局局长游开军表示,远程教育的前提是教育硬件的提升,凉山各村中最好的建筑一定是学校。除了“一村一幼”,凉山还实行了“9+3”免费教育和15年免费教育,教育之“痛”在凉山已经成为历史。

  记者 段正阳 成都报道

责任编辑:【刘羡】

特别推荐

视频排行榜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