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APP

中新视频

中新网

【两会热点】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促进中国人格权保护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19日 18: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解说】在即将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民法典草案中,人格权独立成编,对人格权进行了系统的规范,这被视为中国民法典编纂的一大亮点和创造。人格权独立成编有着怎样的原因和意义?日前,全国人大法工委专家回应相关话题。

  【解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副主任石宏介绍,人格权编独立成编,原因之一是现实的需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创新,人格权保护领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更详细的规则解释。

  【同期】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副主任 石宏

  首先一个新情况是,人格权的种类越来越多。传统意义的人格权是生命权、健康权,但是近20年现在出现了很多新型的人格权,比如大家比较关注的隐私权和刚才大家问到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包括还有声音的保护问题,这些新型的人格权益需要加以保护;第二,涉及人格权的关系越来越复杂。人格权和其他权利确实有很多不一样,因为他要在保护当中权衡不同的社会关系,比如说在生命权的保护中,可能涉及到遗体和器官捐赠的问题;我们说名誉权的保护当中,可能涉及舆论监督的关系问题。在个人信息的保护中,它可能涉及和信息自由流通的关系问题。这些关系很复杂,靠一句话是解释不清楚的,所以它需要更为详细的规则。

  【解说】同时,石宏表示,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侵犯人格权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后果也越来越严重,需要有针对性的规范。

  【同期】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副主任 石宏

  比如跟大家举例子,典型的是名誉权。传统媒体和现在的网络媒体相比,如果是侵犯了一个人的名誉权,通过网络的方式,迅速、大范围(传播)会损害权利人的名誉,他侵害的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后果越来越严重。当然(随着)网络的发展,这个大家也知道,我们说网络谣言、网络暴力,包括人肉搜索,这些新型侵犯人格权的方式也出现了,这些需要通过法律进行有针对性的规范。

  【解说】石宏介绍,此次民法典草案中有人格权编,这是在一般国外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典中所没有的,也体现中国越来越重视人格的权利的保护。

  【同期】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副主任 石宏

  (人格权独立成编)确实是我们国家民法典的一个亮点,也是一个制度创新,也是和其他国家民法典不完全一样的地方,这算一个特色。从2018年8月份,民法典各分编第一次征求意见开始,包括在各次常委会审议过程中,绝大多数的意见都是认可人格权独立成编的,认为人格权独立成编,不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将会极大促进(中国)对人格权的保护。

  记者 单璐 北京报道

责任编辑:【卢岩】

特别推荐

视频排行榜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